[实用新型]螺栓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06704.7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69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凃春旺;林茂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茂五金(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B21K1/46;B21K27/06 |
代理公司: | 昆山中际国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11 | 代理人: | 尤天珍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栓 成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栓成型模具,包括动模及其上的第一、二、三、四冲、定模及其上的第一、二、三、四模、对应插设第一、二、三、四模内的第一二、三、四通料棒和分别用于驱动第一、二、三、四通料棒的第一、二、三、四启动杆,第一模内形成有在切断料一端形成倒角的倒角内孔,第二、三、四模内分别形成一端直径小于另一端直径的台阶状内模孔,第二、三、第四通料棒对应的插设于各台阶状内模孔直径小的一端内,本实用新型成型的螺栓尾部圆弧饱满光滑,大大缓解了第四模冲扳手孔且成型圆弧的压力,螺栓的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质量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丝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六角圆尾螺栓一次成型工艺所用的螺栓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传统上的内六角圆尾螺栓由于成型头部冲扳手孔且要成型尾部圆弧受力很大,尾部圆弧尺寸很难一次打到位,一般都是用三模三打出来再进行机加工,浪费材料,机加工成本高,占用周转空间,浪费人力和物力。即使改进后设计成四模四一次成型圆弧,按常规切料,端面平,按照金属材料的流动性,不特殊处理的话,一模抽出来也是周围高,中间低,端面凹陷,后期成型圆弧不光滑饱满或有小台阶,尺寸不到位,通料棒跟主模一样长,通料棒放圆弧扎排气孔,受力大,圆弧很容易开裂,一般多则几千,少则几百支就开裂,成本高,连续生产时,很容易出现不良品,挑选困难,碰到大批量生产时,生产人员换来换去很是费力,内六角圆弧螺栓主要是靠通出棒成型尾部圆弧,但由于通出棒带圆弧且放排气孔很容易裂,整根报废成本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螺栓成型模具,该螺栓成型模具生产的螺栓质量稳定,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螺栓成型模具,包括动模、定模、第一模、第二模、第三模、第四模、第一冲、第二冲、第三冲、第四冲、第一通料棒、第二通料棒、第三通料棒、第四通料棒、第一启动杆、第二启动杆、第三启动杆和第四启动杆,所述第一模、第二模、第三模和第四模分别固定安装于定模上,第一冲、第二冲、第三冲和第四冲分别固定安装于动模上,且第一冲、第二冲、第三冲和第四冲分别与第一模、第二模、第三模和第四模一端一一正对设置,第一冲、第二冲、第三冲和第四冲上分别设有能够冲击切断料一端的第一冲头、第二冲头、第三冲头和第四冲头,第一冲头、第二冲头、第三冲头和第四冲头分别与各切断料一端要形成的形状匹配,第一模内形成有一端直径大于另一端直径的倒角内孔,倒角内孔两端之间通过倒角斜面过渡衔接,第一通料棒一端能够滑动的插设于倒角内孔直径小的一端内,第二模、第三模和第四模内分别形成一端直径小于另一端直径的台阶状内模孔,第二通料棒、第三通料棒和第四通料棒一端分别一一对应的能够滑动的插设于第二模、第三模和第四模的台阶状内模孔直径小的一端内,且第二通料棒、第三通料棒和第四通料棒另一端上直径外扩的头部止挡于台阶状内模孔两端之间形成的台阶面上,第一通料棒一端为斜面,第二通料棒、第三通料棒和第四通料棒一端为内凹的球面,第二启动杆、第三启动杆和第四启动杆分别能够滑动的插设于第二模、第三模和第四模的台阶状内模孔直径大的一端内,且第一启动杆、第二启动杆、第三启动杆和第四启动杆分别能够紧抵第一通料棒、第二通料棒、第三通料棒和第四通料棒另一端并驱动其轴向滑动顶料,第三模和第四模朝向动模一端还分别设有螺栓头部预成型片模和螺栓头部成型片模,螺栓头部预成型片模内形成有与第三模的台阶状内模孔连通并且与螺栓头部预成型外形匹配的预成型内孔,螺栓头部成型片模内形成有与第四模的台阶状内模孔连通并且与螺栓头部最终外形匹配的成型内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模、第三模和第四模内分别能够拆卸的固定设有前模仁和内模后模仁,内模前模仁内形成有一端直径小于另一端直径的沉头孔,第二通料棒、第三通料棒和第四通料棒分别插设于第二模、第三模和第四模的沉头孔内,且第二通料棒、第三通料棒和第四通料棒另一端上直径外扩的头部恰能够容纳于沉头孔的沉头内,内模后模仁内设有供启模杆插设的直孔,且该直孔与内模前模仁的沉头孔同轴正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模后模仁内的直孔内径与内模前模仁内沉头孔沉头内径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茂五金(昆山)有限公司,未经宏茂五金(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067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次成形钛合金板折弯机构
- 下一篇:一种滚针粗细的筛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