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感、电感封装装置及逆变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07322.6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42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甘文彬;区聪明;徐智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0 | 分类号: | H01F27/30;H01F27/34;H01F27/36;H02M1/00;H02M1/44;H02M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黄广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感 封装 装置 逆变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感、电感封装装置及逆变器,电感包括:磁芯;线圈,所述线圈包括: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绕接在所述磁芯上;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线的一端连接;第二线圈,所述第二线圈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分别向所述磁芯的两侧绕接,所述第一线圈沿第一方向绕接在所述磁芯上,所述第二线圈沿第二方向绕接在所述磁芯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线圈分成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两部分,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分别向磁芯的两侧绕接,减小了绕组间线圈的电压,使电感等效电容的电容值降低,从而减少寄生电容产生,以提高变换器的电磁兼容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感、电感封装装置及逆变器。
背景技术
目前,宽电压范围的电池电压和输出高电压的直流母线在变换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形成较大的电压差,使得变换器电感线圈间存在大量复杂的寄生电容和漏感现象。变换器工作时,电感两端始终存在高电压对寄生电容进行高频充电,造成电感电流在开关管打开和闭合的时刻产生频谱丰富的高频震荡,并形成EMI(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电磁干扰)干扰源,对电路的稳定工作产生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感,能够降低电感绕组间的电压差,减少寄生电容的产生,从而提高变换器的电磁兼容性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感封装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逆变器。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电感,包括:磁芯;线圈,包括:连接线、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连接线绕接在所述磁芯上,所述第一线圈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线圈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分别向所述磁芯的两侧绕接,所述第一线圈沿第一方向绕接在所述磁芯上,所述第二线圈沿第二方向绕接在所述磁芯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将线圈分成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两部分,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分别向磁芯的两侧绕接,减小了绕组间线圈的电压,使电感等效电容的电容值降低,从而减少寄生电容产生,以提高变换器的电磁兼容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电感,所述第一线圈沿第一方向绕接至第一绕接点;所述第二线圈沿第二方向绕接至第二绕接点;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所述第一线圈在所述连接线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绕接点间往复绕接在所述磁芯上;所述第二线圈在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绕接点间往复绕接在所述磁芯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电感,还包括: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一线圈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二线圈的另一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电感,还包括:第一电子线,所述第一电子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子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端子连接;第二电子线,所述第二电子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子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子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电感,还包括:第一绝缘件,所述第一绝缘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子线和所述第一线圈的连接处;第二绝缘件,所述第二绝缘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电子线和所述第二线圈的连接处。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电感封装装置,包括:若干如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感;壳体,所述壳体设有收容腔,所述变换器电感放置在所述收容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电感封装装置,所述变换器电感固定在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收容腔内填充导热灌封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电感封装装置,所述壳体为阳极氧化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073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膜管脱硫设备的数据采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植草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