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差速器结构及应用其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10280.1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39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钟伟红;赵玉婷;许正功;林霄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义乌吉利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8/08 | 分类号: | F16H48/08;F16H48/4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32200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差速器 结构 应用 车辆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差速器结构及应用其的车辆。差速器结构包括差速器外壳和齿轮组。齿轮组位于差速器外壳内部,齿轮组与差速器外壳间隙配合。通过差速器外壳和齿轮组的配合可以实现差速器的功能。差速器外壳包括壳体、盖板和齿圈,壳体与盖板通过键连接,键连接能够提高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壳体与盖板之间还设有第一限位结构,能够防止盖板发生轴向移动,齿圈与壳体焊接固定,为齿圈的位置提供了更大的可调整范围。本申请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高的特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变速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差速器结构及应用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差速器是汽车中必不可少的部件,通常集成在车辆的变速器中。随着车辆设计水平的日益提高,实际应用中差速器的应用要求的越来越高,不但需要保证原有差速功能的实现,也要在使用过程中减少差速器内连接断裂的情况,以保证差速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现有的差速器结构设计中,通常采用螺栓连接的结构将差速器壳体、差速器盖板和差速器齿圈进行连接固定。然而螺栓连接的方式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螺栓松动并被剪断的现象,导致差速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下降。同时在差速器齿圈的轴向位置上,由于现有设计通过啮合的方式连接,导致差速器齿圈的轴向可调整范围减小,使得差速器在变速器中的布置受到限制。同时现有的差速器需要使用特殊的拧紧和选垫测量设备,在装配上具有较高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要解决是差速器连接结构可靠性和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差速器结构,包括差速器外壳和齿轮组,齿轮组位于差速器外壳内部,齿轮组与差速器外壳间隙配合,差速器外壳包括壳体、盖板和齿圈,壳体与盖板通过键连接,壳体与盖板之间还设有第一限位结构,齿圈与壳体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壳体与盖板通过花键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卡环,卡环用于防止盖板发生轴向移动。
进一步地,齿轮组包括行星轴、行星轮、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行星轮与行星轴间隙配合,行星轮能够绕行星轴转动。
进一步地,行星轴贯穿壳体,行星轴与壳体为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行星轴与壳体之间还设有第二限位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半轴与行星轮啮合,第二半轴与行星轮啮合,第一半轴与壳体及盖板为间隙配合,第二半轴与壳体及盖板为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壳体和盖板上设有螺旋油槽,螺旋油槽用于润滑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
进一步地,盖板与第一半轴间设有垫片,垫片的两面分别与盖板及第一半轴抵接。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差速器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一种差速器结构,包括差速器外壳和齿轮组。齿轮组位于差速器外壳内部,齿轮组与差速器外壳间隙配合。通过差速器外壳和齿轮组的配合可以实现差速器的功能。差速器外壳包括壳体、盖板和齿圈,壳体与盖板通过键连接,键连接能够提高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壳体与盖板之间还设有第一限位结构,能够防止盖板发生轴向移动,齿圈与壳体焊接固定,为齿圈的位置提供了更大的可调整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差速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齿圈局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义乌吉利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义乌吉利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102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节紫外线消毒灯
- 下一篇:一种用于血型抗原原液的防沉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