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充氮的自动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10324.0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73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赵凯;陈小鹏;张敬华;郭万兴;韩建军;张永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平原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5/00 | 分类号: | F17C5/00;F17C13/02;F17C13/04 |
代理公司: | 焦作市科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3 | 代理人: | 杨明环 |
地址: | 45415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自动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充氮的自动化装置,壳体顶盖上设置有操作面板,右侧板安装有氮气接口、充氮口、检测口及电源口,壳体内安装有主控板、气压传感器、充氮口气压安全阀、检测口气压安全阀和减压阀,操作面板上布置有显示器、标准气压按键、气压上限按键、气压下限按键、倒计时按键、报警按键、报警指示器、电源开关、启动按钮、复位按钮和电源指示灯,氮气接口通过减压阀连接氮气源,充氮口通过充氮口气压安全阀连接至充氮设备进气口,充氮设备出气口反馈连接检测口。该充氮装置便于携带,操作简单,可视化自动控制精度高,能够满足设备使用或储存所需要的充氮微环境,有助于提高光电设备器材的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充氮的自动化装置。
背景技术
光电设备通常是由金属类、光学类、电子类及高分子类零部件构成,设备精密度要求较高,防腐蚀要求苛刻。然而,光电设备在长期使用和储存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温度、湿度、盐分等因素的影响,很有可能会引起其内部零部件老化和发霉,造成光电设备的性能劣变,甚至报废,因此,防腐蚀、防老化、防霉变对于光电设备使用、储存非常重要,需要综合考虑其理化特性,为其创造一个适宜使用和存放的微环境。
目前,充氮防腐技术是实现营造光电设备防腐蚀、防老化、防霉变的微环境的最佳方案之一,另外,充氮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可以提高光电设备的抗振动能力,避免其工作性能因振动因素而受到影响。但是,现有的光电设备充氮控制装置普遍较为简单,智能化程度不高,充氮过程主要靠操作人员手动控制,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充氮的自动化装置。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充氮的自动化装置,包括长方盒壳体,壳体顶盖上设置有操作面板,壳体右侧板上穿孔安装有氮气接口、充氮口、检测口及电源口,壳体内安装有主控板、气压传感器、充氮口气压安全阀、检测口气压安全阀和减压阀,所述操作面板上布置有显示器、标准气压按键、气压上限按键、气压下限按键、倒计时按键、报警按键、报警指示器、电源开关、启动按钮、复位按钮和电源指示灯,所述氮气接口外接氮气源,氮气接口内侧气管依次通过减压阀和充氮口气压安全阀连接至充氮口,所述充氮口外接充氮设备进气口,充氮设备出气口反馈连接检测口,检测口内侧气管先后经气压传感器和检测口气压安全阀排放到空气中,气压传感器将检测信号传输到主控板,主控板控制充氮口气压安全阀和检测口气压安全阀的开关,显示器与主控板通讯连接。
所述氮气接口、充氮口、检测口以及充氮设备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均采用宝塔式直通双头气嘴,气管防脱连接安全可靠。
优选地,所述主控板上设置有MCU单片机,能够设定标准气压值、气压上限值、气压下限值、充氮倒计时和报警时间,对充氮设备进行气密性检测和气压检测,通过气压传感器测量设备内气压,并转化为数字信号发送给MCU单片机,经过MCU单片机计算,实测气压值显示在OLED显示器上,实现自动化、可视化的充氮功能。
优选地,所述电源口为直流26V电源航空插头,航空插头具有防脱功能,插接供给直流26V稳压电源安全可靠。
优选地,所述显示器为OLED显示器,可显示标准气压值、气压上限值、气压下限值、实测气压值、充氮倒计时、报警时间、充氮状态等数据信息。
优选地,所述OLED显示器与主控板上的MCU单片机通过RS232串口通讯连接。
氮气接口通过软管与氮气罐(氮气源)连接,获取纯净氮气,氮气通过软管接入到减压阀进行减压,防止气压过大造成装置故障;氮气经过减压阀后,进入充氮口气压安全阀,充氮口气压安全阀由单片机控制,26V供电,通过I/O口控制安全阀的导通和关闭;在充氮口气压安全阀打开后,氮气从装置的充氮口通过软管进入设备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平原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平原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103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气管道防沉降结构
- 下一篇:高空气体报警器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