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空气体报警器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10356.0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75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许俊斌;黄梓宸;郑也弟;贾钠钧;周瑾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华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润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罗泳诗;朱锦国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空 气体 报警器 检测 设备 | ||
一种高空气体报警器检测设备,包括:内管,以及套设在所述内管上的可伸缩的外管,所述内管的出气端突出于所述外管的第一端,所述内管的长度至少为所述外管的最短长度。本实用新型的高空气体报警器检测设备,可以根据气体报警器所处的各种高度进行伸展,直接将标准气体输送到气体警报器处,无需搭建脚手架也无需拆机检测,操作十分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空气体报警器的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依据《可燃气体报警器》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在检定气体报警器时,需对气体报警器通标准气体进行检测。但相当大一部分报警器安装在3-6米左右的高空,直接通气有困难,一般需要搭建脚手架拆机送到实验室检测,耗时耗力。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空气体报警器检测设备,包括:内管,以及套设在所述内管上的可伸缩的外管,所述内管的出气端突出于所述外管的第一端,所述内管的长度至少为所述外管的最短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高空气体报警器检测设备,可以根据气体报警器所处的各种高度进行伸展,直接将标准气体输送到气体警报器处,无需搭建脚手架也无需拆机检测,操作十分方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管的出气端与所述外管的第一端固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管采用阶梯状伸缩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管的出气端的扩散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扩散罩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内管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的高空气体报警器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的高空气体报警器检测设备的使用状态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的高空气体报警器检测设备的使用状态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方式的高空气体报警器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的高空气体报警器检测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的高空气体报警器检测设备,其包括内管1和外管2。
该外管2为可伸缩的中空管体,其套设在内管1上。外管2可以采用市面上常见的具有阶梯状伸缩结构的伸缩管,参考图5所示。
参考图2所示,该内管1的两端形成进气端12和出气端11,相应地,该外管2的两端形成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内管1的出气端11与外管2的第一端21临近,并稍微突出于外管2的第一端21,内管1的进气端12与外管2的第二端22临近。
使用时,参考图2所示,将内管1的进气端12与标准气体的外接软管3对接,相当于内管1具有外接软管3的延伸长度,此时将外管2在第二端22处伸长,参考图3所示,则外管2的第二端22延伸套设在了外接软管3上,注意不要让内管1的出气端11缩入到外管2的第一端21内部。伸展到所需长度后,将外管2举起,使得内管1的出气端11靠近气体警报器,启动标准气体出气,即可进行检测。检测完毕后,关闭气体,首先将外管2收缩,再将内管1的进气端12与外接软管3分离。
为了便于操作,优选地,内管1的出气端11设置为与外管2的第一端21固定,以防止内管1的出气端11缩入到外管2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华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未经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华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103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充氮的自动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POE供电与通讯的一体式磁编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