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交通用自清洁空气集中净化消毒处理集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10777.3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52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徐驰;刘英杰;李萌;宋金妹;郑东文;刘加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F24F13/28;F24F7/08;A61L9/2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 代理人: | 陶慧英 |
地址: | 30014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通用 清洁 空气 集中 净化 消毒 处理 集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用自清洁空气集中净化消毒处理集成装置,包括新风过滤净化单元、回风过滤净化单元,自动清洁装置、净风箱、静电灭菌装置;所述新风过滤净化单元安装于空调系统新风进风端;所述回风过滤净化单元安装于空调系统回风端;所述净风箱安装于空调机组入口端,净风箱还与新风道和回风道连接,所述净风箱设有静电灭菌装置;所述自动清洁装置分别安装于新风过滤净化单元、回风过滤净化单元以及净风箱上。本实用新型针对轨道交通工程通风空调系统内新风、回风的不同污染物成分组成分别进行有效处理,有效解决空气净化除尘灭菌消毒问题,尤其是在突发疫情时可进行针对性消毒,且可自动清洁,提高空气净化处理的效果及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工程通风空调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用自清洁空气集中净化消毒处理集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大量建设,上述工程内的空气质量品质和卫生安全问题日益得到重视。空气过滤器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通风空调系统中常用设备之一,常规做法是加装初效过滤器及静电灭菌装置。此方法无法针对通风空调系统中新风、回风的不同污染物成分组成分别进行有效的处理,且需要人工定期冲洗清洁,操作困难,耗时耗力,必要时还需选用备用过滤器,维护成本高。一旦被污染堵塞的过滤器清洁不及时,导致过滤措施失效甚至产生二次污染,室外新风及回风中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PM2.5、细菌、致病菌、病毒、金属粉尘等会随着空调系统进入地下空间,造成车站内部的空气质量恶化,室内空气环境中污染物不断累积,给长时间暴露在此环境下的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由于上述几类问题和缺陷,急需一种新型轨道交通专用自清洁空气集中净化消毒处理集成装置,在改进常规空气过滤净化方案缺点的同时,满足各类规范和使用要求,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通风空调系统空气过滤净化消毒措施在设置和使用过程中的种种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通风空调系统空气过滤方案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用自清洁空气集中净化消毒处理集成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轨道交通用自清洁空气集中净化消毒处理集成装置,包括新风过滤净化单元、回风过滤净化单元,自动清洁装置、净风箱、静电灭菌装置;所述新风过滤净化单元安装于空调系统新风进风端;所述回风过滤净化单元安装于空调系统回风端;所述净风箱安装于空调机组入口端,净风箱还与新风道和回风道连接,所述净风箱设有静电灭菌装置;所述自动清洁装置分别安装于新风过滤净化单元、回风过滤净化单元以及净风箱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净风箱或空调机组内部安装有消毒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消毒单元包括紫外线消毒单元和药剂盒。
进一步的,所述新风过滤净化单元选用G2-G4级粗效过滤器。
进一步的,所述回风过滤净化单元选用G2-G4级粗效过滤器。
进一步的,所述G2-G4级粗效过滤器选用金属孔网过滤器或玻璃纤维滤材。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常规通风空调系统空气过滤方案无法针对通风空调系统中新风、回风的不同污染物成分组成分别进行有效的处理,且人工冲洗清洁困难的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满足各类规范和运营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分别针对通风空调系统中新风、回风的不同污染物成分组成分别进行有效的处理,利用自清洁功能定期对空气过滤净化单元及时进行清洁,避免污染物聚积,避免产生二次污染,减少运维人员清洁作业工作量。由于本实用新型集成式的系统方案,可灵活安装于环控机房/土建风道/风室墙体或净风箱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土建风道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107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