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链式室内降噪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13382.9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07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韦仁钰;郜海阳;矫洁;王思瑶;黄琪蕾;张其林;杨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10K11/178 | 分类号: | G10K11/17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4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链式 室内 降噪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链式室内降噪器,主要有电源、开关系统、链条、单个微型降噪单元和供电线组成;电源通过供电线为每个单个微型降噪单元供电;开关系统控制降噪器工作;单个微型降噪单元均固定在链条上、与供电线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链条和多个单个微型降噪单元构成,结构灵活,可拆卸,易收纳,广泛地应用在各种需要降噪的场所中;多个微型降噪单元同时工作,可增大噪音的接收范围,提高降噪效率;微型降噪单元可随意拆卸,使用者可根据场所需要选择安装微型降噪单元的个数及距离间隔,提供了人性化服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噪器,尤其涉及一种链式室内降噪器。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场所希望拥有一个的安静的环境。噪声污染不仅会影响人的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也会降低工作效率和娱乐时感官体验。因此,减少噪声污染已成为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之一。
减少噪声主要有被动降噪控制技术(也称物理降噪技术)和主动降噪控制技术(也称有源降噪技术)两种方法。其中,被动噪声控制主要采用吸声、隔声、使用消声器等声学方法进行降噪,有时也被称作无源消声。这种被动噪声控制机制对中、高频噪声(500Hz 以上)比较有效,而对低频噪声(500Hz以下)的降噪效果不是很理想。相比之下,主动噪声控制则基于声波干涉原理,利用附加声源,产生一个与噪声源幅值相同、相位相反的声波,从而使该声波与噪声源声波在空间叠加相抵消,达到降噪目的,因此,也被称为有源消声。
主被动降噪技术在某些领域里的应用已经相对成熟,但现有主被动技术应用中,大多依托单一设备,应用范围单一。CN204069299U一种便携式室内降噪器只能接受一个方向的声源,当声源不唯一或传播方向多变时,降噪效果会大打折扣;采用吸盘结构设计只能用于玻璃窗户,多个同时使用时需要多个供电装置且体积较大;而且降噪范围有限,受环境影响大,不能满足各种室内范围噪音控制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现将多个微型降噪单元耦合、构成多源降噪体的链式室内降噪器。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降噪器,主要有电源、开关系统、链条、单个微型降噪单元和供电线组成;电源通过供电线为每个单个微型降噪单元供电;开关系统控制降噪器工作;单个微型降噪单元均固定在链条上、与供电线连接。
单个微型降噪单元包括卡槽板、供电接触点、底座、滤声腔、网状防尘罩、噪音采集单元、A\D转换模块、电压放大模块、功率放大模块、主动降噪芯片模块和反相噪声输出扬声器;所述供电接触点位于所述卡槽板正前方右侧;所述底座位于卡槽板上,所述噪音采集单元嵌在底座的左下角区域;所述A\D转换模块、电压放大模块、功率放大模块和主动降噪芯片模块依次嵌入在底座的右上方区域;两个反相噪声输出扬声器分别位于底座的左上角和右下角,对称分布;网状防尘罩围成立体结构的四个侧面,滤声腔作为立体的正面部分嵌入网状防尘罩中;网状防尘罩和滤声腔构成镂空立体结构,镶嵌在底座上方。
滤声腔内壁选用可吸附噪声的阻尼材料;网状防尘罩选用可吸附噪声的阻尼材料制、包裹在滤声腔的外侧。
链条设有等间距的结构单元,所述结构单元内设有凹槽和供电接接口,每个单个微型降噪单元连接通过供电接触点与供电接接口连接。
单个微型降噪单元通过卡槽板放置在链条结构单元的凹槽内。
链条的背面设有黏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133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平衡训练器材
- 下一篇:一种管道用二氧化碳抑爆器辅助安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