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天星针法的针刺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13710.5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84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黄智姜;裴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智姜;裴培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H39/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5 | 代理人: | 郭华俊 |
地址: | 5453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针法 针刺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针灸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天星针法的针刺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盘,沿着所述第一定位盘第一方向上设有用于定位任脉的第一长条孔以及用于定位督脉的第二长条孔,沿着所述第一定位盘第二方向上设有用于定位左侧少阳的第三长条孔A以及用于定位右侧少阳的第三长条孔B,所述第一定位盘上设有第二定位盘,所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相互垂直且其交点与第一定位盘中心、第二定位盘中心三者重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将符合传统中医理论及自然规律的天星针法简单化、形象化、可复制化,提高针刺精度和准确度,保证针刺的临床疗效,真正实现中医标准化、现代化及客观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针灸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天星针法的针刺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针刺法”是指利用各种针具刺激穴位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可通过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来减轻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疾病。天星针法是以天星理论为基础,天星理论认为头部天星(头旋)是宇宙和自然赋予人类的血脉之印,具有强大的能量。以头部天星为中心点,将人体手足三阳、三阴及任督二脉(十四正经),以脐中神阙穴为参照,按照前(腹部)后(背部)循行顺序及分度投射至头部天星,将疾病归于经络,在天星上找到对应的经络进针,以调本经/脏腑,达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驱邪的目的。
天星针法以天星为中心,直径60mm为能量圈,上下(即前后,面为前,脑为后)为任督二脉,左右(人体左右)为足少阳胆,其余经络按照人体前后、分度循行顺序投射至天星能量圈,阳明、太阴、厥阴等分前-左/右任脉—少阳(90°)各22.5°,其中少阴从阳明中分出,约10-15°;内膀胱、外膀胱及太阳小肠等分后-左/右(90°)各22.5°,其中夹脊从内膀胱中分出,约10-15°。针刺:上下左右(任脉、督脉、双侧少阳)4针以能量圈外30mm向天星中心点进针。任脉主血,为阴脉之海;督脉主气,为阳脉之海。任督两脉分别对十二正经脉中的手足六阴经与六阳经脉起着主导作用;足少阳胆经之脉为人体最长、最复杂的一条经络,上下左右四针分别对应任脉、督脉、左少阳及右少阳,此4针由外向中心点发旋穴进针,以汇聚人体的气血阴阳,蓄势待发;根据临床症状,将疾病归于经络,在天星上找到对应的经络,从天星中心点进针向所属经络方向透刺,哪条经络有问题就针刺那条经络。
如右侧偏头痛,偏头痛归经属于足少阳胆经,针刺处方:天星4针+左少阳+左厥阴(表里经)或少阴(脏腑别通)每次取1-2条经络,随证加减。
目前存在的技术难题是本针刺法仅以头旋为中心点,缺乏具体的骨性标志物或参照点,很难实现针刺点、针刺方向/路径、针刺角度的准确定位,存在偏差,且每个人的头旋位置并不相同,不同施针者主观判断也存在差异,无法实现针刺手法的标准化、客观化,严重影响了临床疗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天星针法的针刺定位装置,解决天星针法针刺定位问题,提高针刺定位精度和准确性,降低施针者定位难度。本实用新型重点在于固定十四正经在头部的分布、角度及经纬度,规范各经络的进针方向/路径,提高天星针法的进针准确性,提高针刺定位精度,同时保证定位方法不干涉针刺且便于拆卸,根本上保障天星针法的临床疗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智姜;裴培,未经黄智姜;裴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137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地坪施工的混凝土磨平加工机构
- 下一篇:一种斜坡临时铺路用防滑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