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通道进风的蒸发冷冷凝装置以及蒸发冷冷水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14675.9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66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桂林松;孙清华;何伟生;王贤淼;孙青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恒标斯瑞冷冻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F25B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80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蒸发 冷凝 装置 以及 冷水机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通道进风的蒸发冷冷凝装置以及蒸发冷冷水机组。多通道进风的蒸发冷冷凝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包括至少一个换热腔,所述箱体顶端设置有风机,所述换热腔的顶端设置有用于所述换热腔进风的第一进风通道,所述换热腔一侧设置有用于所述换热腔进风的第二进风通道。本实用新型在蒸发冷冷凝装置只有侧面进风的基础上,增加顶部进风,改变气流方向,增强气流扰动,强化冷凝放热,显著改善机组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冷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多通道进风的蒸发冷冷凝装置以及蒸发冷冷水机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问题日益严重,其中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而建筑最大的耗能点是采暖和空调。因此,持续发展推进高效节能的空调机组尤为重要。
蒸发式冷水机组相比传统水冷式冷水机组节能26%,相比传统风冷式冷水机组节能49%。蒸发式冷水机组采用自循环冷却系统,用水量小,与传统冷水机相比,用水量下降75%,具有节电、节水、高效等优点。其中,蒸发式冷凝器的换热效果直接影响机组性能。而结构设计是影响蒸发式冷凝器换热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蒸发冷冷凝装置及蒸发冷冷水机组,一般只从箱体侧面进风。当风速过大时,会导致空气与换热器接触时间缩短,从而降低传热效果。当喷淋水水量过大时,由于侧面进入的空气与水膜上存在一定的剪切力,可能会出现液面波动,如果波动较大,会引起水膜的局部断裂,从而降低传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通道进风的蒸发冷冷凝装置,该装置有利于提高机组的换热效果。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以及蒸发冷冷水机组,该蒸发冷冷水机组的制冷能力得到提高。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通道进风的蒸发冷冷凝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包括至少一个换热腔,所述箱体顶端设置有风机,所述换热腔的顶端设置有用于所述换热腔进风的第一进风通道,所述换热腔一侧设置有用于所述换热腔进风的第二进风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箱体包括若干个换热腔,至少一个所述换热腔的顶端设置有用于所述换热腔进风的第一进风通道;和/或每个所述换热腔的顶端设置有用于所述换热腔进风的第一进风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进风通道包括若干个进风孔。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进风通道由若干个进风孔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进风通道包括若干个第一进风孔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孔上的第一导流片。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进风通道包括设置于箱体侧板上方的若干第二进风孔以及位于所述第二进风孔下方的若干第三进风孔,所述第三进风孔上设置有第二导流片。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导流片自所述第一进风孔的一侧边缘向着箱体的边缘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导流片自所述第三进风孔的边缘向下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通道进风的蒸发冷冷凝装置的一种可选结构为:所述蒸发冷冷凝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包括位于所述箱体两侧的换热腔以及位于所述换热腔之间的通风腔,所述通风腔的顶端设置有风机,每个所述换热腔的顶端设置有用于所述换热腔进风的第一进风通道,每个所述换热腔一侧设置有用于所述换热腔进风的第二进风通道。
本实用新型一种蒸发冷冷水机组,包含上述的蒸发冷冷凝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中,蒸发冷冷水机组包括蒸发冷冷凝装置,与蒸发冷冷凝装置连通的膨胀阀、与膨胀阀连通的蒸发器、与蒸发器连通的压缩机,蒸发冷冷凝装置与膨胀阀之间设置有干燥过滤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恒标斯瑞冷冻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恒标斯瑞冷冻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146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