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人绿化屋面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15884.5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26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堂;杜元元;李维奇;张驰;许蓓;李新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00 | 分类号: | E04D13/00;E04D13/16;A01G24/10;A01G24/15;A01G22/60;A01G2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周娓娓;晁璐松 |
地址: | 100161 北京市丰台区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人 绿化 屋面 构造 | ||
1.一种上人绿化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面结构层(1),还包括在屋面结构层(1)的种植区由下至上依次复合在屋面结构层(1)上侧表面的防水保温层(2)、保护隔离层(3)、固态排蓄水层(4)、隔土层(5)、隔土挡板(6)、培土层(7)、植物层(8)和人行道区,
所述防水保温层(2)为耐根系穿刺防水保温层,
所述保护隔离层(3)铺设在防水保温层(2)的上侧,铺设方向与防水保温层(2)的铺设方向相同,
所述固态排蓄水层(4)铺设在保护隔离层(3)的上侧,固态排蓄水层(4)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上侧向下均匀内凹的形成有蓄水槽(41),所述蓄水槽(41)的四周相对蓄水槽形成槽帮(42),槽帮(42)上开有排水孔(43),槽帮位于蓄水槽的四角位置处向上形成凸起(44),槽帮(42)的下方形成排水槽(45),
所述隔土层(5)为过滤纤维层,所述过滤纤维层的下侧表面通过喷雾胶与固态排蓄水层(4)粘接,
所述隔土挡板(6)立置并围合在种植区的培土层(7)边缘,所述隔土挡板(6)上开有一组疏松排水孔(61),
所述培土层(7)喷洒于隔土层(5)的上侧,
所述植物层(8)包括景天科植物苗,所述植物层(8)种植于培土层(7)内,
所述人行道区位于屋面结构层(1)的上侧、两侧种植区的隔土挡板(6)之间,所述人行道区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复合在屋面结构层(1)上侧表面的防水保温层(2)、保护隔离层(3)、双层PE膜滑动层(9)、排水板(10)、碎石混合物层(11)和路面板层(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人绿化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排蓄水层(4)由聚乙烯再生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人绿化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隔离层(3)为丙烯酸再循环纤维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人绿化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纤维层为聚丙烯层,其表面孔隙直径在0.06mm~0.2mm之间,耐穿刺性承载力至少为1.2 kN,垂直透水性至少为130L/sm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人绿化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土挡板(6)为铝板,疏松排水孔的孔径为5mm~8mm,孔径间距不大于1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人绿化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土层(7)的厚度为80mm~100mm,酸碱度pH值6.0~8.5,重量为1140 kg/m³~1540 kg/m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人绿化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PE膜滑动层(9)铺设在保护隔离层(3)的上侧,两端朝向种植区延伸,所述排水板(10)铺设在双层PE膜滑动层(9)上侧,由聚乙烯再生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人绿化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混合物层(11)铺撒在排水板(10)的上侧,其厚度为30mm-50mm,碎石混合物包括不同粒径的碎石,碎石的粒径范围为4mm-8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人绿化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板层(12)的由单元路面板铺设在碎石混合物层(11)上形成,相邻两块板单元路面板的缝隙不大于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1588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V法熔铸耐火砖模型
- 下一篇:一种电缆网套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