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货物装卸输送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17097.4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14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张诗水;张洪波;周洪宇;张林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7/00 | 分类号: | B65G37/00;B65G41/00;B65G23/04;B07C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范志平 |
地址: | 264203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货物 装卸 输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货物装卸输送机,包括:底座、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第一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框架、第二支撑框架以及由第一支撑框架和第二支撑框架共同支撑且输送面长度可调的第一输送组件;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三支撑框架以及设置于第三支撑框架的第二输送组件;第二输送组件与第一输送组件配合、以输送由第一输送组件传送的货物。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货物装卸输送机,采用第一输送机构与第二输送机构组合的设置方式,可以适用于空间狭小的情况,也可以适用于空间较大的情况,适用范围比较广泛且输送面倾斜角度可调,且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二支撑框架相对于第一支撑框架移动至第一输送组件的输送面最短,体积减小、方便存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运输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货物装卸输送机。
背景技术
快件到达物流分拣中心,由物流分拣中心卸货、分拣之后,使用货车将快件运送至具体的快递网点,再由各自网点的负责人员将货车上的快递进行卸货和分拣,并最终配送至客户处。
在快件的运输过程中,对快件进行卸货和分拣的过程工作量非常大,现有的运送快件的装卸车体积比较大,使用过程中所需安装空间较大,不能够适用于装卸空间有限的情况;并且现有的装卸车体积尺寸固定设置,不可以根据实际空间大小进行改变,所适用情况比较单一;因此在空间较为狭小的情况下,快件的卸货和分拣工作更加困难。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可适用于不同大小的使用空间的货物装卸输送机,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货物装卸输送机,采用第一输送机构与第二输送机构组合的设置方式,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工况调整输送货物的输送面的长度和倾斜角度,以适用于不同大小的使用空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货物装卸输送机,包括:底座、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框架、第二支撑框架以及由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共同支撑的第一输送组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用于输送货物;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可移动设置,以改变所述第一输送组件的输送面长度;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三支撑框架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框架的第二输送组件;所述第二输送组件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配合、以输送由所述第一输送组件传送的货物;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以改变所述第一输送组件的输送面的倾斜角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输送带、输送驱动机构、沿所述第一输送组件的传输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第二辊和第一辊以及沿所述第一输送组件的传输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的第四辊和第三辊;所述输送带依次绕设于所述第一辊、所述第四辊、所述第三辊和所述第二辊,且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四辊均位于所述输送带的内侧,所述第二辊和所述第三辊中的一者位于所述输送带的内侧,另一者位于所述输送带的外侧;所述输送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辊、所述第二辊、所述第三辊和所述第四辊中的至少一者转动。
优选的,所述输送驱动机构为电滚筒,且所述第三辊套设于所述电滚筒,所述电滚筒驱动所述第三辊转动。
优选的,沿所述第一输送组件的传输方向,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货物装卸输送机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伸缩移动的伸缩驱动机构,所述伸缩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第一端的第一链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第二端的第二链轮、绕设于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外部的传动链;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中的一者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框架与所述传动链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框架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缓冲部件和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的升降机构;所述缓冲部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170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油管线投球清蜡设备
- 下一篇:一种塔形煤粉工业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