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给水泵平衡套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17170.8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99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李钊;赵兴楼;田进;郝红光;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安电厂 |
主分类号: | F04D29/041 | 分类号: | F04D29/041;F04D29/00;F04D29/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李洪信;董金国 |
地址: | 05031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泵 平衡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给水泵平衡套组件,其包括平衡套以及安装在平衡套上的平衡环;在平衡套与平衡环安装的侧壁上设置凹槽,在平衡环侧壁设置与凹槽插装的凸台;在凹槽上方和下方分别呈圆周阵列设置螺栓安装孔A,在凸台上方和下方分别呈圆周阵列设置与螺栓安装孔A对应的螺栓安装孔B;本实用新型平衡套组件由一体式结构改进为分体式结构,当平衡套出现磨损时,由于平衡环固定在平衡套上,只需将平衡环从自由端轴承室侧拆下更换即可,无需将给水泵内泵组件整体抽出解体大修,本实用新型组件拆卸方便,提高了检修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给水泵平衡套组件。
背景技术
锅炉给水泵是把已加热和除氧后的凝结水从除氧器水箱抽出,通过三个高压给水加热器送到锅炉省煤器入口,是保证锅炉给水压力和流量的主要设备。工作时泵的叶轮两侧承受的压力不等,因而会产生轴向推力,该泵叶轮向一个方向排列,产生了一个很大的指向入口侧的轴向推力,为了平衡这种轴向推力,在末级叶轮后面装有平衡装置,用来承受大部分的轴向推力,剩余的轴向推力由推力轴承承受,这样就不会由于轴向推力而使动静部分磨擦,发生故障。
给水泵运行中经常出现平衡装置的平衡盘、平衡套磨损现象,引起磨损的原因有系统方面和检修方面的原因,系统方面由于系统充压启动前比较脏,平衡盘与平衡套处有污物,造成启动后磨损;检修方面由于平衡套安装后与泵体端面平行度相差很大,造成平衡盘与平衡套轴向不平行,间隙误差大(一般不大于0.02~0.04mm),上述平衡盘、平衡套出现磨损后给水泵无法安全稳定运行,需解体进行检修,平衡套原设计为一体式,出现磨损后需从给水泵内泵组件内侧拆下平衡套,检修难度大,耗时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拆卸方便,检修省时省力的给水泵平衡套组件。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平衡套以及安装在平衡套上的平衡环;在所述平衡套与平衡环安装的侧壁上设置凹槽,在所述平衡环侧壁设置与凹槽插装的凸台;在凹槽上方和下方分别呈圆周阵列设置螺栓安装孔A,在凸台上方和下方分别呈圆周阵列设置与螺栓安装孔A对应的螺栓安装孔B。
本实用新型所述凹槽深度为7.5-8.5mm,所述凸台高度为4-4.2mm,在所述凹槽内设置厚度为4-4.5mm的石墨缠绕垫。
本实用新型所述凹槽和凸台均呈环状设置。
本实用新型位于螺栓安装孔A上方在平衡套上设置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积极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平衡套组件由一体式结构改进为分体式结构,当平衡套出现磨损时,由于平衡套和平衡环插装,且通过螺栓固定,只需将平衡环从自由端轴承室侧拆下更换即可,无需将给水泵内泵组件整体抽出解体大修,平衡套和平衡环插装时,在凹槽和凸台之间设置石墨缠绕垫,可防止凸台和凹槽之间介质泄漏、结合面冲刷和磨损。
本实用新型组件拆卸方便,提高了检修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平衡套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平衡套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平衡环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平衡环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安电厂,未经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安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171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锁紧螺母拆装工具
- 下一篇:一种IPM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