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半挂车侧防护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17479.7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20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韩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华豫巨久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56 | 分类号: | B60R19/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95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半挂车 防护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半挂车侧防护支架,包括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外表面一侧且靠近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外表面贯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转动轴贯穿第一支撑杆并与第一支撑杆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中,当维修员需要进入车底部时只需将定位销从固定套筒中拆卸下来,然后转动第一挡板,此时第一挡板带动第一连接件沿着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转动,第二支撑杆在固定套筒内滑动,当第一挡板水平时,将定位销插入限位孔中,从而将第二支撑杆和固定套筒固定,从而使得第一支撑板保持水平状态,从而达到不用将侧防护支架拆卸维修人员便可以进入到车底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挂车侧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半挂车侧防护支架。
背景技术
半挂车是车轴置于车辆重心后面,并且装有可将水平和垂直力传递到牵引车的联结装置的挂车。半挂车的使用,还能对我国物流的组织形式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半挂车是主要运输体积大,且不易拆分的大件货物,由于半挂车体积较大,因此为了防止发生事故时小型车辆卷入半挂车底部,因此半挂车两侧都会安装侧面防护装置;
现有的半挂车侧防护支架大都存在不足,普通的半挂车侧防护支架大都是固定结构,因此不能根据车身体积进行调解,适用范围容易受限,半挂车侧防护支架大都结构简单,在半挂车需要进行底部维修时,往往需要将半挂车侧防护支架拆卸下来,维修人员才能进入车底部,大大增加了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半挂车侧防护支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半挂车侧防护支架,包括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外表面一侧且靠近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外表面贯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转动轴贯穿第一支撑杆并与第一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挡板的外表面且位于第一连接件下方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外表面贯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转动轴贯穿第二支撑杆并与第二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外表面套设滑动连接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外表面贯穿开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部贯穿固定连接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的一端贯穿第二支撑杆,所述固定套筒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的外表面贯穿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依次贯穿第三连接件和固定套筒的外表面,且所述固定套筒与第三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挡板远离第一连接件的一侧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外表面且靠近第二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第二挡板的外表面且靠近滑轨的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板,所述滑轨位于两个滑板的内部并与两个滑板滑动连接,所述滑轨的外表面且靠近滑板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挡板的外表面贯穿连接有多个定位螺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三连接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间隔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滑板的内壁且靠近滑槽的位置固定连接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滑轨的外表面开设有与定位螺栓对应的螺纹孔,所述定位螺栓通过螺纹与螺纹孔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华豫巨久车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华豫巨久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174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