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肩部矫正带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18051.4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76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朱玉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玉琴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 |
代理公司: | 东莞技创百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08 | 代理人: | 邱凯 |
地址: | 473000 河南省南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肩部 矫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肩部矫正带,包括背带主体和连接片,所述背带主体背面设置有粘面带,所述背带主体对称设置有调节带,该两条调节带从粘面带上端两侧伸出,所述连接片的一面设有两个卡扣,另一面设有第一魔术贴,两条所述调节带的外端分别设置有第二魔术贴,两条所述调节带分别穿过两个卡扣、第二魔术贴与对应的调节带粘接,形成环状,所述连接片上的第一魔术贴与粘面带粘接,背带主体内平行设置有两条支撑条,两条调节带上套接有护腋垫;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穿戴舒适,符合人体工学设计,对肩部以正确受力点拉伸进行矫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矫正带技术领域,一种新型肩部矫正带。
背景技术
肩为人骨架组成部分之一,这个部分是身体最易负重的部分,而肩部的肌肉薄弱,容易弯曲,时间一长容易导致驼背或诱发劲椎病,目前市面上电子设备不断普及,小孩子和年轻人尤其热衷,长时间使用时常常一直保持一种姿势不变,这样 更容易诱发驼背和劲椎病的发生。
而现在市面上的矫正带在使用时都是事先固定好位置,时间一长容易让使用者肌肉酸痛,并不利于驼背和劲椎病的预防,且现有市场上的矫正带均才有大致定位的方式,其中一部分人背部变形比较严重,佩带时位置容易出现偏差,矫正带佩带位置出现错误,反而会导致进一步背部变形。
为此,我们研发一种新型肩部矫正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肩部矫正带,新型肩部矫正带构造简单,符合人体工学设计,贴合人体背部进行正确矫正,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肩部矫正带,包括背带主体和连接片,所述背带主体背面设置有粘面带,所述背带主体对称设置有调节带,该两条调节带从粘面带上端两侧伸出,所述连接片的一面设有两个卡扣,另一面设有第一魔术贴,两条所述调节带的外端分别设置有第二魔术贴,两条所述调节带分别穿过两个卡扣、第二魔术贴与对应的调节带粘接,形成环状,所述连接片上的第一魔术贴与粘面带粘接。
优选的,所述背带主体内平行设置有两条支撑条。
优选的,所述背带主体的形状与两条支撑条根据人体工学设计。
优选的,两条所述调节带上均设置有护腋垫,两个护腋垫分别套接在两条调节带上,并可在对应的调节带上来回滑动。
优选的,两条所述调节带的长度为80cm-85cm,其宽度为4cm-5cm。
优选的,所述背带主体为海绵材质制成,且背带主体的正面设有多个透气孔,多个所述透气孔均匀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背带主体的形状与两条支撑条根据人体工学设计,背带主体的形状与人体背部两侧肩胛骨的轮廓相适配,两条支撑条贴合脊椎骨两侧,背带主体贴合背部,两条支撑条紧压脊椎骨,使其保持挺直状态,进行矫正;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条调节带和连接片,连接片可在粘面带上调节粘接,两条调节带通过第二魔术贴的粘接位置,调节环状长度,使用矫正带时,调节带和连接片可完全包覆肩胛骨周围,可根据用户肩背大小进行调节,并使其向后拉力最大化,对肩部拉伸矫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带主体和连接片分离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带主体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背带主体和连接片粘接状态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及名称如下:
1、背带主体;2、连接片;3、粘面带;4、调节带;5、卡扣;6、第二魔术贴;7、支撑条;8、护腋垫;9、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玉琴,未经朱玉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180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