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阻尼间隙可调的双阀芯磁流变阻尼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21417.3 | 申请日: | 2020-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90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胡国良;邵帅;喻理梵;曾礼平;李辰龙;李云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9/32 | 分类号: | F16F9/32;F16F9/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尼 间隙 可调 双阀芯磁 流变 | ||
1.一种阻尼间隙可调的双阀芯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吊耳(1)、活塞杆(2)、左端盖(3)、外缸体(4)、左内缸体(5)、活塞头(6)、锁紧螺母Ⅰ(7)、螺杆(8)、锁紧螺母Ⅱ(9)、阀芯Ⅰ(10)、左磁轭Ⅰ(11)、隔磁绕线架Ⅰ(12)、励磁线圈Ⅰ(13)、右磁轭Ⅰ(14)、左磁轭Ⅱ(15)、励磁线圈Ⅱ(16)、隔磁绕线架Ⅱ(17)、右磁轭Ⅱ(18)、锁紧螺母Ⅲ(19)、右内缸体(20)、阀芯Ⅱ(21)、锁紧螺母Ⅳ(22)右端盖(23)及固定螺母(24);活塞杆(2)与左吊耳(1)通过螺纹紧固连接;左端盖(3)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活塞杆(2)与左端盖(3)圆形通孔内表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左端盖(3)与左内缸体(5)内表面过渡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左端盖(3)与外缸体(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活塞头(6)加工有中心通孔,活塞头(6)中心通孔与活塞杆(2)圆周表面过盈配合;活塞杆(2)右端加工有轴肩,活塞头(6)左端面紧靠活塞杆(2)轴肩右端面;锁紧螺母Ⅰ(7)与活塞杆(2)右端部通过螺纹紧固连接;锁紧螺母Ⅰ(7)与活塞杆(2)轴肩共同对活塞头(6)进行轴向固定;活塞头(6)外表面与左内缸体(5)内表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左磁轭Ⅰ(11)与左内缸体(5)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左磁轭Ⅰ(11)和右磁轭Ⅰ(14)分别与隔磁绕线架Ⅰ(12)过盈配合;左磁轭Ⅰ(11)右端面、右磁轭Ⅰ(14)左端面及隔磁绕线架Ⅰ(12)圆周外表面围成一个圆环形凹槽;励磁线圈Ⅰ(13)缠绕在圆环形凹槽内,其引线从外缸体(4)的引线孔Ⅰ(401)引出;右磁轭Ⅱ(18)与右内缸体(20)外表面过渡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左磁轭Ⅱ(15)和右磁轭Ⅱ(18)分别与隔磁绕线架Ⅱ(17)过盈配合;左磁轭Ⅱ(15)右端面、右磁轭Ⅱ(18)左端面及隔磁绕线架Ⅱ(17)圆周外表面围成一个圆环形凹槽;励磁线圈Ⅱ(16)缠绕在圆环形凹槽内,其引线从外缸体(4)的引线孔Ⅱ(402)引出;阀芯Ⅰ(10)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阀芯Ⅰ(10)圆形通孔内表面与螺杆(8)圆周外表面间隙配合;阀芯Ⅰ(10)与螺杆(8)通过锁紧螺母Ⅱ(9)和锁紧螺母Ⅲ(19)进行轴向固定;阀芯Ⅱ(21)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阀芯Ⅱ(21)圆形通孔内表面与螺杆(8)圆周外表面间隙配合;阀芯Ⅱ(21)与螺杆(8)通过锁紧螺母Ⅲ(19)和锁紧螺母Ⅳ(22)进行轴向固定;右内缸体(20)右端圆周外表面与外缸体(4)圆周内表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右端盖(23)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螺杆(8)与右端盖(23)通孔内表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右端盖(23)左端圆周外表面与右内缸体(20)圆周内表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密封;右端盖(23)与外缸体(4)通过紧定螺钉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尼间隙可调的双阀芯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左内缸体(5)左侧外表面周向均匀加工有5个圆形导流通孔;右内缸体(20)右侧外表面均匀加工有五个圆形导流通孔;外缸体(4)右下侧沿同一母线加工有引线孔Ⅰ(401)和引线孔Ⅱ(4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尼间隙可调的双阀芯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外缸体(4)、左磁轭Ⅰ(11)、右磁轭Ⅰ(14)、左磁轭Ⅱ(15)、右磁轭Ⅱ(18)、阀芯Ⅰ(10)及阀芯Ⅱ(21)由低碳导磁材料制成;其余零件均为不导磁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2141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流分拣靠边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结构的物料脱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