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成型多楔带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24631.4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85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何振良;秦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盖茨优霓塔传动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G5/20 | 分类号: | F16G5/20;F16G5/04;F16G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多楔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成型多楔带,包括背胶、底胶及位于背胶与底胶之间的线绳,还包括帘子布,该帘子布位于底胶与线绳之间,且帘子布的经线与线绳垂直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反成型多楔带由于在底胶与线绳之间增加了经线横向走向的帘子布,在反成型过程中对线绳起一定的支撑作用,保证了线绳在反成型多楔带上排列高低一致性,提高了多楔带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楔带,尤其涉及反成型的多楔带。
背景技术
多楔带在传动领域尤其汽车领域广泛应用,该传动带一般包括如图1所示的背胶、线绳和底胶,传统的多楔带的硫化成型的过程如日本公开专利:特開2003-80530附图或图1所示,背胶2紧贴内模21缠绕,接着缠绕线绳3,然后缠绕底胶5。部分多楔带的背胶2外侧可能布置有加强布,即加强布紧靠内模21,然后依次缠绕上述材料,缠绕好的材料随内模21一起放置于外模内,外模上的气囊22充气向内挤压并加热,硫化得到橡胶套,最后把橡胶套切割成一条一条的多楔带。由于线绳紧靠内模21,且多楔带的背胶相比底胶一般较薄,由于内模21对线绳3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生产出的多楔带线绳排布基本在一个平面上,多楔带的性能较为稳定。
但目前存在一种反成型工艺,尤其针对模压成型多楔带工艺,反成型为主导成型方式,如中国公告号为CN108884908B的专利,反成型多楔带的成型方式如图2所示,先在内模21上缠绕底胶5,接着缠绕线绳3,然后缠绕背胶2,部分多楔带可能放置加强布1在背胶的外侧,外模上的气囊22向内挤压胶料,硫化成型为橡胶套。此种反成型工艺由于较厚的底胶靠近内模21,线绳3距离刚性支撑的内模较远,在气囊22的挤压下,由于底胶5较软对线绳3的支撑刚度不足,尤其当内模上具有凹凸交替的齿,造成线绳旁的胶料流动不一致,最终成型的多楔带如图5所示,造成最终成型的多楔带上的线绳排布高低不平,有的线绳甚至高出或低出临近线绳一个直径的位置,严重影响了多楔带的性能。
因此急需改善这一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成型多楔带,包括背胶、底胶及位于背胶与底胶之间的线绳及帘子布,所述帘子布设置于线绳与底胶之间,所述帘子布的经线与所述线绳垂直设置。
优选的,还包括加强布,所述加强布设置于背胶外侧。
优选的,所述加强布为对接接头的筒形布套。
优选的,所述帘子布为对接接头的筒形布套。
优选的,所述帘子布的经线为混纺结构。
优选的,所述混纺结构为棉与尼龙混纺而成。
反成型多楔带可以为模压多楔带。
反成型多楔带可以为磨削多楔带。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在反成型过程中增加了经线横向布置的帘子布,帘子布的经线对线绳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防止线绳随橡胶流动不一致而产生的位置高低不一致的现象,提高了反成型多楔带线绳的共面性。
附图说明
图1、传统多楔带成型示意图;
图2、反成型多楔带成型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多楔带结构示意图;
图4、现有技术反成型多楔带横截面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多楔带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
1、加强布;2、背胶;3、线绳;4、帘子布;5、底胶;6、楔;7、经线;8、纬线;21、内模;22、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盖茨优霓塔传动系统(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盖茨优霓塔传动系统(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246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施工用废弃砖头破碎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