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地铁车站Z型楼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26091.3 | 申请日: | 2020-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36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甄文战;齐少轩;杨征;林刚;钱乾;朱招庚;宋同伟;王敏;陈汉波;龚慧灵;张强;李俊;易丹;吴沛岭;丁玉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1/02 | 分类号: | E04F11/02;E04F11/022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地铁 车站 楼梯 结构 | ||
一种适用于地铁车站Z型楼梯结构,以在满足楼梯结构受力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站台层建筑功能的影响,且增加站台层利用面积、提高视线的通透性。设置于地铁车站的站台板、中板之间,包括下梯段、上梯段和转角平台,其中下梯段的下端与站台板固结,上梯段的上端与中板固结,电梯井道设置在转角平台的前侧外。转角平台的周边设置对其形成悬挂支撑的吊墙与挑梁组合结构。上梯段设置与中板固定连接的悬挂支撑结构,下梯段底部与站台板连接处设置与站台板固结的楼梯横梁,楼梯横梁通过楼梯柱与车站底板固结。吊墙与挑梁组合结构、悬挂支撑结构和楼梯横梁构成该Z型楼梯结构的受力支撑体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车站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地铁车站Z型楼梯结构。
背景技术
地铁车站公共区一般设置有直跑、L型、T型或Z型楼梯连接站台至站厅层,同时垂直电梯井道往往与上述楼梯合设,以减少对站台层空间的影响。在8A车辆编组的地铁车站中,考虑车站有效站台较长,公共区一般设置四组楼扶梯点,为使其均匀布置以提高服务水平及满足疏散要求,普遍都将一部垂直电梯及Z型楼梯合设。
目前Z型楼梯结构设计中,通常在楼梯休息平台及转角平台下方或者局部设置梯梁及梯柱,以满足楼梯结构受力的需要。但Z型楼梯在站台层由于梯柱的存在,特别在楼梯下部净空较高(一般大于2.4m)范围内设柱,不仅挤占了站台层的有效使用空间,同时还破坏了空间的整体性,影响站台层的空间视觉效果及美观。
基于以上原因,为解决传统Z型楼梯结构受力与建筑功能之间的矛盾,亟需提供一种适用于地铁车站Z型楼梯结构,既能满足楼梯结构受力需求,又能减少对站台层建筑空间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地铁车站Z型楼梯结构,以在满足楼梯结构受力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站台层建筑功能的影响,且增加站台层利用面积、提高视线的通透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地铁车站Z型楼梯结构,设置于地铁车站的站台板、中板之间,包括下梯段、上梯段和转角平台,其中下梯段的下端与站台板固结,上梯段的上端与中板固结,电梯井道设置在转角平台的前侧外,其特征是:所述转角平台的周边设置对其形成悬挂支撑的吊墙与挑梁组合结构;所述上梯段设置与中板固定连接的悬挂支撑结构,下梯段底部与站台板连接处设置与站台板固结的楼梯横梁,楼梯横梁通过楼梯柱与车站底板固结;所述吊墙与挑梁组合结构、悬挂支撑结构和楼梯横梁构成该Z型楼梯结构的受力支撑体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转角平台设置吊墙及挑梁组合结构,同时在上梯段设置悬挂支撑结构,取代了传统Z型楼梯下部设置的梯梁、梯柱结构体系,取消了影响建筑功能关键位置楼梯柱,增加站台层利用面积、提高视线的通透性;扩展了Z型楼梯的使用范围,且易于在设计中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三幅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地铁车站Z型楼梯结构构平面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1中B-B线的剖视图。
图中示出构件名称及所对应的标记:下梯段11、上梯段12、中间休息平台13、电梯井道14、转角平台20、L型吊墙21、一字型吊墙22、横向挑梁23a、纵向挑梁23b、车站框架柱24、吊梁30、吊柱31、楼梯柱32、楼梯横梁33、车站底板40、站台板41、中板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260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