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26223.2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18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强;姚青;刘戈;郑军妹;霍彦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F24F6/12;F24F13/00;F24F13/20;F24F13/22;H01T23/00;A61L9/2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张群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净化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壳体下部具有进风口、顶部具有出风口,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设于壳体中且顶部约束在壳体顶壁上,出风口开设于壳体顶壁上且围绕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的外围布置;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具有用于产生水合负氧离子的离子发生腔,离子发生腔中空气的流动方向与壳体中空气的流动方向相一致。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能形成浓度高、寿命长的水合负氧离子,延长负氧离子的传播距离,提高空气净化效果;而使离子发生腔中空气的流动方向与壳体中空气的流动方向相一致,则在不影响出风量的基础上使空气与负氧离子、水雾充分快速而充分的接触,提高水合负氧离子的浓度,进一步提高空气净化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能产生水合负氧离子的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环境的污染,空气净化器越来越被人们熟悉,一般来说,空气净化器吸收被污染的周围空气,对所吸收的空气进行净化,并将清洁空气排出至外部,由此对空气净化器周围区域的空气进行净化。负离子(负氧离子)是空气中一种带负电荷的气体离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当空气中负氧离子的浓度不低于每立方厘米1000~1500个时,这样的空气被视为清新空气。因此,在空气净化器中设置能产生负氧离子的模块,有利于提高空气净化效果。
申请公开号为CN105526640A的中国专利申请《一种双电源驱动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申请号:CN201610023392.2)、申请号为CN105650752A的中国专利申请《一种装有集成式离子空气净化系统的净化装置》(申请号:CN201610001146.7)均设置了负离子发生模块,其负离子发生模块主要采用尖端电晕放电的方式产生负离子,然后通过风机直接将负离子吹出。授权公告号为CN101214390B的中国专利《负离子发生装置》(申请号:CN200810010137.X)即披露了比较具体的类似负离子发生结构,其包括底座和组装底座上的壳体、固定在隔板与窗栅之间的竖直等间距排列的同极放电针的针条板以及控制回路,壳体由后壳和前壳构成,窗栅与后壳活动连接,竖直等间距排列的同极钨合金放电针采用一次封装工艺固定在针条板与压板之间,固定在针条板上的碳化纤维连通所述小高压块,针条板外周环形槽内设置封闭的碳化纤维环,固定在壳体内的高压块组件封装在屏蔽罩内,底座与壳体通过旋转定位装置铰接在一起。
上述负离子产生原理及结构已经比较成熟,但是,以电晕放电方式产生的负离子寿命极短,很快就会消失,无法进行远距离传播,很难在大空间内营造出高浓度的负离子环境。而在生活中,雷雨过后、瀑布旁,会使人感觉空气清新,这是因为空气中存在大量“水合负氧离子”的缘故,负离子以O2-(H2O)n形式存在具有60s的半衰期,水合负氧离子寿命较长,迅速传播有望改善室内环境。因此,提供一种能产生水合负氧离子的空气净化装置尤为必要。同时,由于负离子产生装置本身装配体积的影响,如何在不影响现有空气净化装置出风量的基础上提高水合负氧离子的浓度也尤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产生水合负氧离子从而提高空气净化效果的空气净化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在不影响出风量的基础上提高水合负氧离子的浓度从而提高空气净化效果的空气净化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该壳体下部具有进风口、顶部具有出风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该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设于壳体中且顶部约束在壳体顶壁上,所述出风口开设于壳体顶壁上且围绕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的外围布置;所述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具有用于产生水合负氧离子的离子发生腔,且该离子发生腔中空气的流动方向与所述壳体中空气的流动方向相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262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BIM的异形曲面板块连接结构
- 下一篇:种子快速风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