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层管道点声源发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29877.0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24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斌;徐纪哲;刘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其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11/22 | 分类号: | G10K11/22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杨***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管道 声源 发声 装置 | ||
一种双层管道点声源发声装置,包括:消音壳体以及设置于其内部的声源和与之相连的锥形收声管,其中:锥形收声管的输出端设有位于消音壳体外部的声波导管,声源与消音壳体的内壁不相接触。声源包括扬声器和设置于扬声器外部的消音盒,消音盒的壳体与锥形收声管的外周密封连接使得朝前发散的声源聚集于一点。本装置基于管道声学原理,声波经过物理阻隔和管道导向,让其根据需求达到定向指向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声学测试领域的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双层管道点声源发声装置。
背景技术
使用普通扬声器作为校准声源时,发生面积过大,不利于声源定位系统的检测与校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双层管道点声源发声装置,基于管道声学原理,声波经过物理阻隔和管道导向,让其在波导管出口处达到近似点声源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消音壳体以及设置于其内部的声源和与之相连的锥形收声管,其中:锥形收声管的输出端设有位于消音壳体外部的声波导管,声源与消音壳体的内壁不相接触。
所述的声源包括扬声器和设置于扬声器外部的消音盒,消音盒的壳体与锥形收声管的外周密封连接使得朝前发散的声源聚集于一点。
所述的消音壳体包括:用于把声源经过一次隔离后漏出的声波进行二次隔离的隔音桶和与之密封连接的顶板。
所述的声波导管外部设有隔音管以对泄露的声波进行二次隔离,该隔音管以过盈装配的方式与固定设置于消音壳体上的隔音管接头连接。
所述的隔音管接头优选与消音壳体采用螺纹密封连接。
所述的声波导管和隔音管之间间隙设有密封塞以阻止声波从间隙中透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装置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装置剖面示意图;
图中:1消音盒、2消音盒垫片、3扬声器、4扬声器垫片、5锥形收声管、6声波导管接头、7隔音桶、8顶板、9隔音管接头、10声波导管、11隔音管、12密封塞。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双层管道点声源发声装置,包括:消音壳体以及设置于其内部的声源和与之相连的锥形收声管,其中:锥形收声管的输出端设有位于消音壳体外部的声波导管,声源与消音壳体的内壁不相接触。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消音壳体包括:隔音桶7和顶板8,顶板8与隔音桶7靠胶接密封。
所述的声源包括:消音盒1和设置于其内部的扬声器3,并中间夹有消音盒垫片2和扬声器垫片4以保证消音盒和锥形收声管的密闭性。
所述的声波导管10和锥形收声管5依靠声波导管接头6连接。
所述的隔音管11和隔音桶顶板8靠隔音管接头9连接和密封。
所述的声波导管6穿过隔音管11,并靠密封塞12把声波导管和隔音管之间所泄露的声波进行封堵。
上述具体实施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宗旨的前提下以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局部调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且不由上述具体实施所限,在其范围内的各个实现方案均受本实用新型之约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其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其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298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