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弯管测量用划线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30452.1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92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丘建宇;杨春;张沈明;孙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业钢构核电装备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7/04 | 分类号: | B25H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弯管 测量 划线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弯管领域,尤其一种弯管测量用划线工具,包括壳板,壳板的内侧贯穿设置有点位孔,壳板的下端连接有弹性带,弹性带的外表面设置有粘板,壳板的靠近上端的外表面设置有毛板;壳板还包括外层板、磁性层与内层板,外层板的内侧连接有,磁性层的内侧连接有内层板。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的弯管前划线方式,耗时较长,不利于大批量的弯管划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弯管领域,具体为一种弯管测量用划线工具。
背景技术
弯管前需对弯曲部位进行壁厚测量,在管子外表圆周4等份上弯曲弧长范围内各测5个点,找出壁厚最厚的一侧作为弯管的背弧面。原来先测量找出起弯点,再采用直尺、钢角尺、卷尺和水平尺将管子圆周分成4等份,划出4条直线,再找出弧长范围内的5个等份点进行壁厚测量,这样每个弯管需要2-3个人配合,每个弯管划线及测量需要18-20分钟。
本实用新型讨论一种弯管测量用划线工具。
存在以下问题
传统的弯管前划线方式,耗时较长,不利于大批量的弯管划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弯管测量用划线工具,解决了传统的弯管前划线方式,耗时较长,不利于大批量的弯管划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弯管测量用划线工具,包括壳板,所述壳板的内侧贯穿设置有点位孔,所述壳板的下端连接有弹性带,所述弹性带的外表面设置有粘板,所述壳板的靠近上端的外表面设置有毛板;
所述壳板还包括外层板、磁性层与内层板,所述外层板的内侧连接有磁性层,所述磁性层的内侧连接有内层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带的数量为两组,所述弹性带通过针线缝合与粘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毛板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毛板与壳板的外表面通过胶水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磁性层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磁性层关于壳板的水平中心垂直线呈对称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板的内侧贯穿设置有四竖排点位孔,每竖排所述点位孔的数量为五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带通过粘板与毛板粘粘与壳板固定连接,所述壳板的下端与弹性带的一端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弯管测量用划线工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半圆形的壳板与管道壁贴合,并通过预先开设的点位孔直接在管道的外表面绘制测量点,大大节约了绘制所用耗时,同时设置磁性层与弹性带、粘板、毛板,便于壳板与管道壁贴合,辅助固定本实用新型相对管壁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板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中:1、壳板;101、外层板;102、磁性层;103、内层板;2、点位孔; 3、弹性带;4、粘板;5、毛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施方案中一种弯管测量用划线工具,包括壳板1,壳板1的内侧贯穿设置有点位孔2,壳板1的下端连接有弹性带3,弹性带3的外表面设置有粘板4,壳板1的靠近上端的外表面设置有毛板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业钢构核电装备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华业钢构核电装备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304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