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密耐压小舱口盖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30462.5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54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宝宏环保船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19/14 | 分类号: | B63B19/14;B63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曹玉清 |
地址: | 21415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密 耐压 舱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密耐压小舱口盖。包括围板、盖板、轮轴、手轮、挡块、锁杆、安全支撑杆、支撑板、铰链、弹簧、支撑轴;轮轴设置在盖板上,轮轴下端延伸至封闭结构内部,轮轴两端分别设置有手轮,轮轴上设置有锁杆,锁杆位于封闭结构内部,锁杆位置对应围板内壁上设置有挡块,挡块底面与锁杆顶面接触;所述盖板一侧与围板通过铰链连接,铰链间设置有支撑轴,支撑轴上套装有弹簧,弹簧顶置在铰链间;所述支撑板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围板一侧,所述安全支撑杆一端设置在盖板一侧,安全支撑杆、铰链位于同一侧,安全支撑杆与支撑板相互垂直设置,支撑板上设置有固定槽,固定槽包括横槽、弧形槽,安全支撑杆一端设置在固定槽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密耐压小舱口盖。
背景技术:
船舱与甲板间一般通过设置在船舱上的小舱口盖进行出入,现有的小舱口盖在开启时只能一次性开到180°,当舱盖外面的甲板上有人或物品时,容易发生意外,造成人员受伤或物品损坏。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密耐压小舱口盖,从而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密耐压小舱口盖,包括:围板、盖板、轮轴、手轮、挡块、锁杆、安全支撑杆、支撑板、铰链、弹簧、支撑轴;所述围板设置在船舱开口处,围板顶部设置有盖板,围板、盖板形成封闭结构,轮轴设置在盖板上,轮轴下端延伸至封闭结构内部,轮轴两端分别设置有手轮,轮轴上设置有锁杆,锁杆位于封闭结构内部,锁杆位置对应围板内壁上设置有挡块,挡块底面与锁杆顶面接触;所述盖板一侧与围板通过铰链连接,铰链间设置有支撑轴,支撑轴上套装有弹簧,弹簧顶置在铰链间;所述支撑板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围板一侧,所述安全支撑杆一端设置在盖板一侧,安全支撑杆、铰链位于同一侧,安全支撑杆与支撑板相互垂直设置,支撑板上设置有固定槽,固定槽包括横槽、弧形槽,横槽与弧形槽连为一体,安全支撑杆一端设置在固定槽中。
优选地,技术方案中,围板与盖板接触面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地,技术方案中,盖板一侧设置有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安全支撑杆与支撑板,在开启舱口盖时,安全支撑杆一端在固定槽中移动,限制了舱口盖开启的角度,不会压到甲板上舱口盖旁的人员或物品,降低了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密耐压小舱口盖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密耐压小舱口盖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密耐压小舱口盖闭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水密耐压小舱口盖开启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围板、2-盖板、3-轮轴、4-手轮、5-挡块、6-锁杆、7-安全支撑杆、8-支撑板、9-铰链、10-弹簧、11-支撑轴、12-横槽、13-弧形槽、14-密封圈、15-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宝宏环保船舶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宝宏环保船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304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工实验用实验架
- 下一篇:安全防盗小舱口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