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质热解气体双级旋风分离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32466.7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18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张乐天;汤文杰;费亮亮;宋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蓝连海(江苏)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4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解气 体双级 旋风 分离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生物质热解气体双级旋风分离设备,包括固定外壳,所述固定外壳的内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第一旋风分离器和第二旋风分离器,所述第一旋风分离器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固液收集室,所述第一固液收集室的下表面且位于固定外壳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排出管,所述排出管的侧面设置有控制阀门,所述第一旋风分离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部设置有上下排布的旋风分离器,且在两个旋风分离器的外侧设置有环形螺旋加热管,能够对内部旋风器进行加热,且在固定外壳的内部填充有保温填充块,实现内部加热保温的目的,避免焦油黏结在内部元件表面难以清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风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生物质热解气体双级旋风分离设备。
背景技术
生物质热解气体旋风分离,把热解气充入设备入口进入设备内旋风分离区,当含杂质气体沿轴向进入旋风分离管后,气流受导向叶片的导流作用而产生强烈旋转,气流沿筒体呈螺旋形向下进入旋风筒体,密度大的液滴和尘粒在离心力作用下被甩向器壁,并在重力作用下,沿筒壁下落流出旋风管排尘口至设备底部储液区,从设备底部的出液口流出。
传统的生物质热解气体旋风分离器,结构简单,使用的时候容易在旋风分离器的内部积累焦油,难以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生物质热解气体双级旋风分离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生物质热解气体双级旋风分离设备,包括固定外壳,所述固定外壳的内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第一旋风分离器和第二旋风分离器,所述第一旋风分离器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固液收集室,所述第一固液收集室的下表面且位于固定外壳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排出管,所述排出管的侧面设置有控制阀门,所述第一旋风分离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第二旋风分离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液收集室,所述第二固液收集室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清洗管,所述清洗管的另一端延伸出固定外壳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堵盖,所述第二旋风分离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盖,所述过滤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排气口,所述第一旋风分离器和第二旋风分离器的外表面螺旋缠绕有环形螺旋加热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旋风分离器的出气口与第二旋风分离器的进气口通过金属管连通,所述金属管为不锈钢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固液收集室与第二固液收集室之间通过连接支管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外壳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两组加热管气体进出连接口,所述环形螺旋加热管的两端均与两组加热管气体进出连接口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外壳的内部填充有保温填充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排气口的出口处活动连接有百叶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外壳的侧面设置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与固定外壳的连接处设置有耐高温密封圈,所述固定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支脚。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生物质热解气体双级旋风分离设备,通过在内部设置有上下排布的旋风分离器,且在两个旋风分离器的外侧设置有环形螺旋加热管,能够对内部旋风器进行加热,且在固定外壳的内部填充有保温填充块,实现内部加热保温的目的,避免焦油黏结在内部元件表面难以清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蓝连海(江苏)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蓝连海(江苏)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324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