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现增塑剂连续汽提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37464.7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58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梅;刘金玲;高祥吉;张玉菡;王萌;张大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元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38 | 分类号: | B01D3/38;B01D3/42 |
代理公司: | 山东华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00 | 代理人: | 李艳 |
地址: | 26240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增塑剂 连续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现增塑剂连续汽提的系统,包括产品中间罐、预热筒体、蒸汽发生器和汽提塔,产品中间罐通过第一物料泵与预热筒体的顶部物料进口相连通;预热筒体顶部的冷凝气出口通过管路与蒸汽发生器的冷凝气进口相连通;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出口通过管路分别与预热筒体底部的蒸汽进口和汽提塔内腔相连通;预热筒体底部的物料出口通过第二物料泵与汽提塔内部的喷淋盘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现增塑剂连续汽提的系统,可以提高汽提生产效率,缩短产品的汽提时间;提高了高压蒸汽的利用效率,大大降低了能源的消耗;使产品质量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现增塑剂连续汽提的系统,属于增塑剂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增塑剂类产品是聚氯乙烯最常用的一种助剂,可使制品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增塑剂具有优良的增塑效果,可以用于硝基纤维素涂料,有良好的软化作用,其稳定性、耐挠曲性、黏结性和防水性均优于其他无机助剂。
增塑剂类产品在聚醋酸乙烯、醇酸树脂、硝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及氯丁橡胶、丁腈橡胶、工程塑料等领域应用非常广泛。增塑剂类产品的生产在国内普遍采用间歇生产的方式,其生产工艺是采用酸酐或酸和一元醇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生成酯,酯化完毕后,然后加入适量碱性溶液中和掉未反应完的单酯和催化剂,经分层分离掉废水,水洗后的产品物料进入脱醇釜脱醇,在减压的条件下,脱除过量未反应完全的一元醇。对于部分质量要求高的增塑剂产品,为了增加产品的纯度,还需要采用汽提装置经汽提的方式除去产品中的微量有机杂质,最后加入活性炭脱色,过滤得到最终产品。
目前国内在汽提工段中大部分的工厂采用在釜内抽真空直接通入蒸汽汽提的方法,采用此种工艺进行汽提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在反应釜进行汽提生产效率较低,汽提时间长;高压蒸汽无法充分利用,能源浪费严重;产品质量不稳定。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实现增塑剂连续汽提的系统,可以提高汽提生产效率,缩短产品的汽提时间;提高了高压蒸汽的利用效率,大大降低了能源的消耗;使产品质量稳定。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实现增塑剂连续汽提的系统,包括产品中间罐、预热筒体、蒸汽发生器和汽提塔;所述产品中间罐通过第一物料泵与预热筒体的顶部物料进口相连通;所述预热筒体顶部的冷凝气出口通过管路与蒸汽发生器的冷凝气进口相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出口通过管路与预热筒体底部的蒸汽进口和汽提塔内腔相连通;所述预热筒体底部的物料出口通过第二物料泵与汽提塔内部的喷淋盘管相连通;所述预热筒体的顶部和底部密封设置,预热筒体的内部穿设有同轴设置的第一蒸汽进管,第一蒸汽进管的底部与蒸汽进口相连通,第一蒸汽进管的顶部与冷凝气出口相连通,第一蒸汽进管的外壁与预热筒体内壁之间的空腔内安装有螺旋叶片,空腔的顶部设置有物料进口,空腔的底部设置有物料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汽提塔的内腔上部安装有同轴设置的第二蒸汽进管,第二蒸汽进管的外部设置有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蒸汽盘管,蒸汽盘管分别与第二蒸汽进管相连通,蒸汽盘管的管壁上分别设置有出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蒸汽进管的顶部安装有喷淋盘管,喷淋盘管的正上方安装有阻液透气层。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发生器还设置有补液口。
进一步地,所述汽提塔的顶部设置有气体出口。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元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元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374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院走廊消毒液喷洒装置
- 下一篇:一种缩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