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咽通气道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37528.3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84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瞿少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16/00;A61M1/00;A61B1/267 |
代理公司: | 杭州奥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72 | 代理人: | 杨文华 |
地址: | 31000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咽通气道,包括咽弯曲管、牙垫管和翼缘,牙垫管的一端与翼缘连接,其另一端与咽弯曲管连通,其特征在于,牙垫管内套设有骨架圈,咽弯曲管的内壁上延其管道方向设置至少三道内管引导沿,骨架圈内壁上设置有与各道内管引导沿对应设置的入口引导沿;各道内管引导沿及入口引导沿围构成内管径向限位区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内管引导沿及入口引导沿,从而形成内管径向限位区间,从而便于吸痰管、吸氧管或检查管道等管道的定向穿入使其更容易接近目标气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咽通气道。
背景技术
口咽通气道又称口咽导气管或口咽通气管,为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道,是最简单、有效且经济的气道辅助物,在临床急救时及全麻术后复苏当中应用广泛,现有技术中口咽通气道除用作通气管道为,同样还包括用于胃镜检查、食道检查以及通氧气管的辅助用品,即胃镜检查的胃镜检、食道检查的检查管以及通氧气管均需要穿过口咽通气道,而口咽通气道的咽弯曲管结构能够避免检查管及通氧气管直接通入人体口腔及喉部时造成的人体损伤和人体不适。目前市场上的口咽通气道,其内通道未设置检查管或氧气管的引导结构,从而检查管或氧气管直接经口咽通气道的内部通道,不利于检查管端部的摄像头组件、切片组件、吸附组件等诊断检查管器件的角度控制,并且不管是检查管或氧气管,其经过口咽通气道的咽弯曲管至其出口时,需要经受弯曲作用,导致检查管或氧气管一旦穿出咽弯曲管的出口后,其端部反弹,进而检查管或氧气管的端部不是引导向下,而是翘起且翘起一端在人体喉部的矫正,使其朝下,在矫正过程中势必造成对人体喉部造成损伤和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咽通气道,通过设置内管引导沿及入口引导沿,从而形成内管径向限位区间,从而便于检查管或氧气管的定向穿入;在咽弯曲管的末端内上侧壁设置引导凸起部,从而检查管或氧气管经过该位置时,会往回折一角度,检查管或氧气管继续送入时会径直向下。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可咽通气道,包括咽弯曲管、牙垫管和翼缘,牙垫管的一端与翼缘连接,其另一端与咽弯曲管连通,其特征在于,牙垫管内套设有骨架圈,咽弯曲管的内壁上延其管道方向设置至少三道内管引导沿,骨架圈内壁上设置有与各道内管引导沿对应设置的入口引导沿;各道内管引导沿及入口引导沿围构成内管径向限位区间。
进一步地,所述咽弯曲管为扁管,其内上侧壁两侧及下侧壁两侧分别相对设置有内管引导沿,两两相对内管引导沿构成内管径向限位区间。
进一步地,咽弯曲管的内上侧壁靠近出口端一侧设有引导凸起部,且该引导凸起部位于上侧壁两侧的内管引导沿之间。
进一步地,骨架圈的入口端下侧壁设置有管引导坡口槽。
进一步地,骨架圈包括塞入部和连接于塞入部端部的限位部,塞入部插接于牙垫管内部,限位部与翼缘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可咽通气道,通过设置内管引导沿及入口引导沿,从而形成内管径向限位区间,从而便于吸痰管、吸氧管或检查管道等管道的定向穿入使其更容易接近目标气道;在咽弯曲管的末端内上侧壁设置引导凸起部,从而吸痰管、吸氧管或检查管道等管道经过该位置时,会往回折一定角度,吸痰管、吸氧管或检查管道等管道继续送入时会径直向下;通过设置引导坡口槽,则是便于吸痰管、吸氧管或检查管道等更容易接近目标气道,即引入至管径向限位区间内;本实用新型具有实用性强,适用各种需要经过口腔及喉部进行医疗诊断检查、手术以及通氧气等医疗手段,即吸痰管、吸氧管或检查管道等管道的插入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咽通气道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咽通气道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咽通气道的主剖视图;
图4为图2中A-A剖视图;
图5为图2中B向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未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375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