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印刷机的冷却输送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37830.9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04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曾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形印刷(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23/04 | 分类号: | B41F23/04;B65H29/1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曹慧萍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印刷机 冷却 输送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印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印刷机的冷却输送线,包括第一驱动辊、第二驱动辊、输送带和冷却组件,所述第一驱动辊和第二驱动辊分别设置在输送带两端,且第一驱动辊和第二驱动辊位于同一水平面,故,第一驱动辊、第二驱动辊和输送带组成输送体系,所述输送带采用导热材料制成的微孔输送带,所述第一驱动辊和第二驱动辊之间设置有冷却组件,且所述冷却组件上表面紧贴在微孔输送带上,所述冷却组件采用风冷组件。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印刷机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利用冷却组件直接作用至输送带,在运输过程中实现快速风冷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印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印刷机的冷却输送线。
背景技术
印刷(即图形传播的)是将文字、图画、照片、防伪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织品、塑料品、皮革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印刷是把经审核批准的印刷版,通过印刷机械及专用油墨转印到承印物的过程。
在印刷过程中,需要将印刷好的纸张快速散热,一般采用特定的散热装置,目前的散热装置散热效果不好,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印刷机的冷却输送线,解决了现有印刷机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利用冷却组件直接作用至输送带,在运输过程中实现快速风冷的效果。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印刷机的冷却输送线,包括第一驱动辊、第二驱动辊、输送带和冷却组件,所述第一驱动辊和第二驱动辊分别设置在输送带两端,且第一驱动辊和第二驱动辊位于同一水平面,故,第一驱动辊、第二驱动辊和输送带组成输送体系,所述输送带采用导热材料制成的微孔输送带,所述第一驱动辊和第二驱动辊之间设置有冷却组件,且所述冷却组件上表面紧贴在微孔输送带上,所述冷却组件采用风冷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辊和第二驱动辊之间设置有辅助辊,所述辅助辊的直径与第一驱动辊直径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组件包括两个带有冷槽的冷却辊和冷气管,两个所述冷却辊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冷却辊上端设置有开口,且该开口紧贴在输送带上,同时该开口与冷槽相连通,两个所述冷却辊之间设置有冷气管,所述冷气管与外部的冷源相连桶,且冷气管两侧分别通过连接管连通至冷却辊。
再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辊由内至外包括滚轴、多孔滚体和外壳,所述多孔滚体紧贴在滚轴上,且多孔滚体采用氧化铝材料,所述外壳设置在多孔滚体的外周面上,形成包裹结构,且外壳上端与输送带的连接处设置开口,所述外壳侧面设置有与冷气管连通的连接管。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印刷机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利用冷却组件直接作用至输送带,在运输过程中实现快速风冷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利用冷气管与冷却辊的联合作用,提升冷却辊对运输带的冷却作用,不仅形成基于材质的快速冷却体系,而且利用冷却空气快速降低局部温度,达到高效率的纸张冷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却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3,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不对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做任何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形印刷(无锡)有限公司,未经山形印刷(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378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出行用便携式按压喷头
- 下一篇:一种便于移动的体育器械收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