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焚烧炉耐高温给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39445.8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19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叶俊;李科福;袁明正;者发德;韩长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F23J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黎芳芳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焚烧 耐高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炉耐高温给料装置,包括第一通道、进料口、第一箱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推送结构,所述第一箱体靠近推送结构的一侧设置有净化结构,所述净化结构包括净化箱、输出管、输出盖、空槽、内置板、镶嵌板、吸烟孔、内置槽、扇叶、固定圈以及固定座。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焚烧口对焚烧内箱中垃圾进行焚烧,过程中发出的污染气体,扇叶开始旋转将气体吸引过去,一部分井从吸烟孔中进入净化箱,一部分被扇叶旋转吸引至净化箱,气体在净化箱中进行处理,之后打开输出盖,使得一部分气体从输出管排出,实现了该机构便于净化的功能,从而提高了该装置在使用时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垃圾焚烧炉耐高温给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垃圾环境处理技术不断更新,专门针对垃圾检测处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研发出新型的处理设备,更完美更适用的装备,所以就会使用到专门的一种垃圾焚烧炉耐高温给料装置;
传统的垃圾环境处理技术对焚烧净化功能发展不够完善,在对垃圾检测设备不便净化的问题单带来的麻烦,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对不同垃圾的收集分类焚烧进行处理,净化加工对环境带来的危害不小,所以对这一方面重视程度较高,对于这一方面没有更加完整化的装置,更加简单的处理,所以现开发出一种垃圾焚烧炉耐高温给料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炉耐高温给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不便净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焚烧炉耐高温给料装置,包括第一通道、进料口、第一箱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推送结构,所述第一箱体靠近推送结构的一侧设置有净化结构,所述净化结构包括净化箱、输出管、输出盖、空槽、内置板、镶嵌板、吸烟孔、内置槽、扇叶、固定圈以及固定座,所述净化箱的一侧均设置有空槽,所述空槽的内部设置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的一端设置有输出盖,所述净化箱的另一侧设置有内置板,所述内置板的内部设置有镶嵌板,所述镶嵌板的内壁设置有等间距的吸烟孔,所述镶嵌板的内部设置有内置槽,所述内置槽内部设置有扇叶,所述扇叶的外部设置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靠近镶嵌板的一侧均设置有固定座,所述第一箱体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第一箱体外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箱体外壁靠近第一通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一箱体远离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焚烧结构。
优选的,所述推送结构包括推动梁、第一推动板、推动把手、限位板、推动内箱以及第二推动板,所述推动内箱的内部设置有推动梁,所述推动梁的一侧固定有第一推动板,所述第一推动板的一侧固定有推动把手,所述推动梁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二推动板,所述推动梁远离推动把手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板。
优选的,所述焚烧结构包括显示表、盖子、焚烧内箱、排料口、排料盖、焚烧口、焚烧底座、焚烧保护套以及旋转把手,所述焚烧内箱的顶部设置有盖子,所述盖子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显示表,所述盖子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旋转把手,所述焚烧内箱的底端设置有等间距的焚烧底座,所述焚烧底座的顶端固定有焚烧口,所述焚烧口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焚烧保护套,所述焚烧内箱底端远离焚烧口的一侧设置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的一侧设置有排料盖。
优选的,所述输出管在净化箱的一侧均设置有两组,所述输出管通过空槽将净化箱与第一箱体相互连接,所述内置板设置在净化箱的另一侧,所述吸烟孔和扇叶构成吸烟透风结构。
优选的,所述推动梁的一端延伸至第一箱体的外部,所述第一推动板与第二推动板形成竖直平行结构。
优选的,所述焚烧底座设置有三组,所述盖子于焚烧内箱呈密封空间结构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垃圾焚烧炉耐高温给料装置不仅实现了该机构便于净化的功能,实现了该机构便于推动的功能,而且实现了该机构便于密封焚烧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绿色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绿色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394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60°发光灯臂
- 下一篇:一种半干污泥与生活垃圾协同焚烧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