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窥镜灌流器辅助组装装置、组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40070.7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48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邓安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山医疗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12 | 分类号: | A61B1/012;A61L2/18;B08B9/032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张小晓;刘泽峰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北区回兴***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窥镜 灌流 辅助 组装 装置 结构 | ||
1.一种内窥镜灌流器辅助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夹持结构(100),所述主体夹持结构(100)包括第一盖板(110)、第二盖板(130)、夹持于所述第一盖板(110)和第二盖板(130)之间的夹持主体(120),所述夹持主体(120)与第一盖板(110)之间形成相互连通的第一定位槽(101)和第二定位槽(102),所述夹持主体(120)与第二盖板(130)之间形成相互连通的第三定位槽(103)和第四定位槽(10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灌流器辅助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110)朝向夹持主体(120)的面上设有凸出的第一磁柱(114),所述第二盖板(130)朝向夹持主体(120)的面上设有凸出的第二磁柱(134),所述夹持主体(120)上设有可容纳所述第一磁柱(114)和第二磁柱(134)的定位孔(124),所述第一磁柱(114)和第二磁柱(134)位于所述定位孔(124)中时相互吸引,可使所述夹持主体(120)夹紧于所述第一盖板(110)和第二盖板(130)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灌流器辅助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柱(114)、第二磁柱(134)和定位孔(124)的位置对应,且数量均为两个以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灌流器辅助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110)朝向所述夹持主体(120)的面上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槽(111)和第二槽(112),所述夹持主体(120)朝向所述第一盖板(110)的面上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三槽(121)和第四槽(122),所述第一槽(111)和第三槽(121) 扣合形成所述的第一定位槽(101),所述第二槽(112)和第四槽(122)扣合形成所述的第二定位槽(102);
所述第二盖板(130)朝向所述夹持主体(120)的面上设有相互连通第五槽(131)和第六槽(132),所述夹持主体(120)朝向所述第二盖板(130)的面上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七槽(127)和第八槽(128),所述第五槽(131)和第七槽(127)扣合形成所述的第三定位槽(103),所述第六槽(132)和第八槽(128)扣合形成所述的第四定位槽(10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灌流器辅助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101)和第三定位槽(103)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与两根出水软管(312)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二定位槽(102)和第四定位槽(104)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与两根进水软管(311)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灌流器辅助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110)上设有第一让位槽(113),所述夹持主体(120)上设有第二让位槽(123),所述第二盖板(130)上设有第三让位槽(133)。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灌流器辅助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紧结构(200),所述压紧结构(200)包括压板(210)、固定在所述压板(210)上且相互平行的两根导向杆(220),所述压板(210)的一侧设有可与两根出水软管(312)或两根进水软管(311)滑动配合的两个开口(211);
所述夹持主体(120)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杆(220)滑动配合的导向孔(125、126);
所述导向杆(220)远离压板(210)的一端端部与压板(210)之间的距离大于软管紧固环(313、314)的轴向宽度。
8.一种组装结构,包括两个三通接头(3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灌流器辅助组装装置,一个三通接头一(310a)的两个接头部分别设置于第一定位槽(101)和第二定位槽(102),另一个三通接头二(310b)的两个接头部分别设置于第三定位槽(103)和第四定位槽(104)。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三通接头(310)的两个对应接头部与两根出水软管(312)连接,两个三通接头(310)的另两个对应接头部与两根进水软管(31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山医疗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山医疗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4007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安全机构的锯木装置
- 下一篇:可旋转木工车床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