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NG多级潜液泵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40609.9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96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朱祖超;杨世栋;李晓俊;张炜;陈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04D13/08 | 分类号: | F04D13/08;F04D1/06;F04D29/02;F04D29/20;F04D29/22;F04D29/42;F04D29/62;F04D29/66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之怀;王洪新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ng 多级 潜液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泵领域。技术方案是:LNG多级潜液泵,包括由前往后依序布置且两两之间均固定连接的前段泵壳、中段泵壳和后段泵壳、固定在前段泵壳内的轴承组件、固定在后段泵壳内的内置电机、一端由轴承组件支撑且另一端与内置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的泵轴、设置在前段泵壳内且与泵轴前端固定连接的诱导轮、设置在中段泵壳内的若干叶轮、套设在叶轮外侧且外缘与中段泵壳内壁固定连接的若干导叶以及安装在泵轴上且固定在末级叶轮后侧以平衡叶轮轴向力的平衡盘。该潜液泵可在低温环境下工作,并且能够有效解决叶轮的定位问题,避免叶轮产生周向和轴向位移,同时叶轮两端的轴向力相互平衡,从而保证叶轮平稳运行,提高泵的整体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泵领域,具体是LNG多级潜液泵。
背景技术
LNG是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的缩写,主要成分是甲烷。LNG无色、无味、无毒且无腐蚀性,其体积约为同量气态天然气体积的1/600。因此液化天然气是天然气储存和运输的有效方式,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液化天然气的转运、加注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LNG潜液泵。其中,叶轮作为泵的核心部件,叶轮的定位准确度可直接影响泵的整体性能。
一般的叶轮在轴上定位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轴肩和螺纹定位。叶轮轮毂的一侧紧靠轴肩,另一侧则靠通过螺纹件将轮毂拧紧固定在轴上,完成叶轮的轴向定位。此种定位方式简单,但是对泵轴的加工过程中容易存在偏差,并且不适用多级叶轮的定位。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1310262314.4”,申请日为2013.06.27)公开了一种叶轮定位结构,通过圆锥销来定位叶轮,利用过盈配合保证不会松动,从而轴的粗细不用考虑开键槽的附加强度,节约材料,但是此结构不适用于低温的工作环境。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1520827474.3”,申请日为2015.10.22)公开了一种叶轮轴向定位套,通过定位套与轴之间的压力达到定位作用,此种定位方式简单、可靠,但是此结构只考虑了轴向没有考虑周向定位,且没有考虑定位套材料低温收缩的特性。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1720658571.3”,申请日为2017.06.07)公开了一种多级泵叶轮固定装置,利用轴套与叶轮的过盈配合和轴套与叶轮之间的螺钉保证叶轮定位,利用轴向间隙、卡环和叶轮轴套保证定位套轴向定位。但是设计之初,在卡环和轴向间隙之间留有叶轮调节的余量,在多级叶轮工作时,产生的轴向力会导致轴套和卡环发生轴向滑移,使泵运行不平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LNG多级潜液泵,该潜液泵可在低温环境下工作,并且能够有效解决叶轮的定位问题,避免叶轮产生周向和轴向位移,同时叶轮两端的轴向力相互平衡,从而保证叶轮平稳运行,提高泵的整体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LNG多级潜液泵,包括由前往后依序布置且两两之间均固定连接的前段泵壳、中段泵壳和后段泵壳、固定在前段泵壳内的轴承组件、固定在后段泵壳内的内置电机、一端由轴承组件支撑且另一端与内置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的泵轴、设置在前段泵壳内且与泵轴前端固定连接的诱导轮、设置在中段泵壳内的若干叶轮、套设在叶轮外侧且外缘与中段泵壳内壁固定连接的若干导叶以及安装在泵轴上且固定在末级叶轮后侧以平衡叶轮轴向力的平衡盘;其特征在于:
每个叶轮均通过一组定位套组件固定在泵轴上;所述定位套组件包括套设在泵轴上且依次固定连接的定位套螺母段、定位套螺栓段和定位套销段;所述定位套螺栓段与泵轴过盈配合,从而将定位套螺栓段固定在泵轴上;所述定位套螺栓段与定位套螺母段通过螺纹副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套螺母段与叶轮一侧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定位套销段、定位套螺栓段以及叶轮另一侧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泵轴、定位套螺母段、定位套螺栓段、定位套销段以及叶轮同轴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理工大学;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406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拉丝过程中板材的侧限位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球形法兰止回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