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训练用球自动拾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40755.1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62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赵群;何江涛;田森林;朱武艳;孙督翁;刘禹辰;王熙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47/02 | 分类号: | A63B47/02;A63B67/04 |
代理公司: | 昆明同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3214 | 代理人: | 张杨;张玉 |
地址: | 650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训练 自动 拾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训练用球自动拾取装置,包括机架、拾球管、第一提升丝杆电机、第二提升丝杆电机、竖直导轨、上圆环、下圆环、连接杆。本实用新型通过不同丝杆电机与机架、拾球管的配合,实现自动将散落的球拾入拾球管内以及自动将球提升至拾球管顶部管口的功能;上圆环、下圆环、连接杆以及弹性绳组成的弹性拾取盛装结构,通过弹性绳将球拾入拾球管内,而弹性拾取盛装结构不但便于提升,而且提升后也可盛放球,供训练人员直接取用;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取用、操作方便的优点,解决了训练人员反复弯腰拾取球劳动强度大的问题,特别适用于拾取乒乓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训练用球自动拾取装置。
背景技术
乒乓球在我国被称为“国球”,是一种世界流行的球类体育项目,比赛分团体、单打、双打、混双等种类型。乒乓球体育项目具有桌面较小、击打球速高、来往速度快等特点。尤其是在日常训练过程中,为了满足高频率训练的需求,因此训练用球数量通常比较多,训练一段时间后,在用清理人员或训练人员人工弯腰拾取散落的球,这种方式不仅劳动强度较大,而且还需要专门的盛放球的器具,使用上比较不方便。为此,研发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训练用球自动拾取装置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训练用球自动拾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机架、拾球管、第一提升丝杆电机、第二提升丝杆电机、竖直导轨、上圆环、下圆环、连接杆,所述的机架为圆柱形框架结构,机架底部设有移动轮,所述的拾球管呈竖直状且位于机架内,所述的第一提升丝杆电机有两个,分别设于机架顶部,且第一提升丝杆电机分别位于拾球管两侧,所述的第一提升丝杆电机的丝杆上套设的第一丝杆套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拾球管外侧面连接,所述的第二提升丝杆电机设于拾球管外侧面的上部,第二提升丝杆电机的丝杆相对的拾球管侧面设有竖向开口,第二提升丝杆电机的丝杆上套设的第二丝杆套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拾球管内水平设置的上圆环连接,且第二连接件穿过竖向开口,所述的竖直导轨固设于机架内侧,且第二丝杆套的侧面与竖直导轨滑动配合,所述的下圆环位于上圆环的下方,且上圆环与下圆环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的下圆环上跨设有若干条相互纵横交错的弹性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不同丝杆电机与机架、拾球管的配合,实现自动将散落的球拾入拾球管内以及自动将球提升至拾球管顶部管口的功能; 上圆环、下圆环、连接杆以及弹性绳组成的弹性拾取盛装结构,通过弹性绳将球拾入拾球管内,而弹性拾取盛装结构不但便于提升,而且提升后也可盛放球,供训练人员直接取用;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取用、操作方便的优点,解决了训练人员反复弯腰拾取球劳动强度大的问题,特别适用于拾取乒乓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拾球管底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下圆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拾球管,3-第一提升丝杆电机,4-第二提升丝杆电机,5-竖直导轨,6-上圆环,7-下圆环,8-连接杆,9-移动轮,10-第一丝杆套,11-第一连接件,12-竖向开口,13-第二丝杆套,14-第二连接件,15-弹性绳,16-操作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407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工垃圾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温控器装配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