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型柴油发动机DPM系统排空排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40819.8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14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于洋;马昕;魏顺冬;马明;翁海溶;张理志;罗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25 | 分类号: | F01N3/025;F01N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范志平 |
地址: | 243061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型 柴油发动机 dpm 系统 排空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重型柴油发动机DPM系统排空排油装置,包括第一端用于与发动机的排气接口连接且第二端用于与排气管的进口连接的外层管,外层管的侧壁设有用于与碳氢喷射器的喷射口相对的喷射入口;还包括内层管,内层管的第一端位于外层管的内部,且内层管的第一端与喷射入口密封连接。本申请提供的重型柴油发动机DPM系统排空排油装置能够将发动机的尾气通过外层管排放到后端的排气管中,并且将碳氢喷射器喷射的燃油引入内层管,避免燃油进入排气管中,因此实现了节省燃油、节省人工、避免整车DPF堵塞、避免环境污染、安全性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碳氢喷射系统排空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重型柴油发动机DPM系统排空排油装置。
背景技术
碳氢喷射系统(DPM系统)是一套喷油的系统,在燃油泵取油,将油喷射到发动机排气管中,与废气混合以后进入发动机后处理系统,提高排气温度使得颗粒捕集器(DPF)中的碳颗粒达到一定的温度进行燃烧。
随着国家排放法规的要求逐步提升,重型柴油发动机国六阶段的排放要求会更加严苛。目前各大主机厂的国六方案中均有使用碳氢喷射系统。而DPM系统的工作是需要发动机在运行的条件下,由发动机燃油泵提供喷射压力。在初次装配的过程中,DPM系统的管路内部是充满空气的。
经过试验发现,充满空气的DPM系统会使得发动机的后处理系统在第一次的再生过程中出现碳氢喷射器卡死和DPF再生时温度过高(可能烧毁),以及误报错等的情况。如果能够在发动机交付给客户之前将DPM系统管路内部的空气排空,则有利于客户后续使用。
进行DPM排空时需要从燃油泵取油,当燃油从DPM系统中喷出时,则表示此时DPM系统管路内部的空气已经排空。目前进行DPM排空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方案一:DPM排空在整车装配完成后,在整车检测阶段进行。但是采用该方案,一方面,因为DPM排空需要在发动机进行运转的条件下,如果是高速运转并且在排温较高的区域进行,则会增加燃油消耗,并且需要一个驾驶和一个操作动作的操作员,增加人工成本。如果是在原地怠速的时候进行,燃油喷射到催化器内部以后,可能会产生大量的碳颗粒,使得DPF堵塞。
方案二:将碳氢喷射器的喷嘴拆下来,让燃油直接从喷嘴处向外流出,对燃油进行收集。因为DPM系统中使用的燃油管路是不锈钢管,此种方案的工作量比较大,耗时比较多。
方案三:在发动机试验车间中进行。比如拆除排气管直接向实验车间的环境中喷射,但是因为发动机本身需要在运行状态,如果拆除排气管进行喷射势必会对工作环境以及工人产生比较坏的影响;再比如直接喷射到排气管中,但是对排气管中进行喷射,经过一段时间的累积以后,可能会有消防方面的安全隐患。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型柴油发动机DPM系统排空排油装置,其具有节省燃油、节省人工、避免整车DPF堵塞、避免环境污染、安全性高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重型柴油发动机DPM系统排空排油装置,包括第一端用于与发动机的排气接口连接且第二端用于与排气管的进口连接的外层管,所述外层管的侧壁设有用于与碳氢喷射器的喷射口相对的喷射入口;还包括内层管,所述内层管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外层管的内部,且所述内层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喷射入口密封连接。
可选的,所述外层管的中部设有用于与发动机的排气接口连接的中部连接法兰。
可选的,所述外层管的第二端设有用于与排气管的进口连接的后连接法兰。
可选的,所述内层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喷射入口焊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408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