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处理淡水水产养殖尾水的湿塘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42216.1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69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汪鹏合;常东洋;吴巍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叶绮玲 |
地址: | 2004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淡水 水产 养殖 系统 | ||
1.一种处理淡水水产养殖尾水的湿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塘系统按水流方向依次包括自然沉淀区(1)、湿地生态净化区(2)和生态净化蓄水区(3)三个子系统,各所述子系统间通过生态输水渠(11)相串联;自然沉淀区(1)包括稳定塘(5);所述湿地生态净化区(2)包括自然表面流湿地(6)、表面流人工湿地(7)和复合表面流人工湿地(8)通过所述生态输水渠(11)相串联;所述生态净化蓄水区(3)分为浅水区(9)和深水区(10);所述生态净化蓄水区(3)的水流末端与所述自然沉淀区(1)的水流前端之间设置回流通道(12),所述回流通道(12)上设有第一泵站(13),提升所述生态净化蓄水区(3)末端的尾水回流至所述自然沉淀区(1)形成循环系统;同时,所述生态净化蓄水区(3)的水流末端另设有第二泵闸站(14),作为所述尾水与对外供水系统的接口,所述对外供水系统与所述循环系统互相独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淡水水产养殖尾水的湿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泵站(13)设置在所述回流通道(12)靠近所述自然沉淀区(1)处,且在所述第一泵站(13)前设置泵前池(4),所述第一泵站位于所述稳定塘(5)和所述泵前池(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淡水水产养殖尾水的湿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泵站(13)设置在所述回流通道(12)靠近所述生态净化蓄水区(3)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淡水水产养殖尾水的湿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系统的日回流水量为所述湿塘系统日处理水量的10%至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淡水水产养殖尾水的湿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塘系统内种植水生植物,总体植物覆盖度为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处理淡水水产养殖尾水的湿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植物中挺水、沉水和浮叶植物的配置面积比例为3: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淡水水产养殖尾水的湿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净化蓄水区(3)的浅水区(9)水深为30cm至100cm,所述生态净化蓄水区(3)的深水区( 10)水深为100cm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处理淡水水产养殖尾水的湿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净化蓄水区(3)内投放水生动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淡水水产养殖尾水的湿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表面流人工湿地(8)中的挺水植物种植区域实施基质改良,改良材料为粒径3cm至5cm左右的砾石,铺设厚度为15cm至30c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淡水水产养殖尾水的湿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沉淀区(1)的水流末端设有雨水溢流口(15)。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淡水水产养殖尾水的湿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塘系统内的水域中设置了多个小滩涂、小潜岛;并进行不同高度、颜色及物候期的植物群落配置形成景观布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4221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涂料凝固的涂料箱
- 下一篇:一种复合板加工用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