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液回收吸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42990.2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91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汪鑫;徐立章;杨铖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鑫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孙帅平 |
地址: | 550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液 回收 吸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液回收吸引装置。包括负压储血罐(1)和上盖(2),上盖(2)被设于负压储血罐(1)上的活扣组件(3)紧压于负压储血罐(1)顶部开口,负压储血罐(1)内还装有滤袋(4);上盖(2)上分别设有入口(5)和出口(6);所述的入口(5)与滤袋(4)内腔连通,出口(6)与滤袋(4)和负压储血罐(1)间的空间连通;所述的上盖(2)上还设有用于测量负压储血罐(1)内血液液面高度的液位传感器(7),液位传感器(7)与主控芯片(8)电连接,主控芯片(8)与显示模块(9)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读取直观,提高手术决策效率和最大限度降低血液浪费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血液回收吸引装置。
背景技术
手术期间,特别是复杂、创伤大的手术期间,往往出血量大,因此术中病人自体血液吸引回收显得意义重大。通过对病人自体血回收,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病人自体血液,可以减少异体血的输注,缓解目前整个社会用血紧张的难题,同时使用病人自体血能够节约医疗资源,降低病人医疗费用;另一方面,输注病人自体血,能够避免输注异体血带来的一系列输血不良反应,最大程度保障病人安全。目前,对病人血液的回收主要采用负压血液回收设备进行,该设备的原理主要是:将负压储血罐连接负压设备,负压储血罐内设置有滤袋,通过负压设备产生的负压,将病人创面出血或术中术野出血吸引到负压储血罐中,再经负压储血罐中的滤袋过滤掉组织碎片等有害成分,再对过滤后的血液用生理盐水对血液进行清洗、净化和浓缩,把纯净、浓缩的血细胞保存在血袋中,回输给病人。此外,出血会引发病人生命体征的波动,特别是快速、大量出血时,甚至会导致病人呼吸心跳骤停,因此,术中麻醉、手术医生需要随时观察病人的出血情况,随时掌握病人的出血量,以便根据出血量的多少做出相应的处理;在病人术中出血量突然增加时,还需要根据激增的出血量采取紧急处置措施。虽然目前的负压血液回收设备已能很好地实现血液的回收,但是其在使用中存在一些缺点:1)病人的出血情况通过负压储血罐上的刻度人工读取,而通常负压储血罐的放置位置低于手术操作台,不便于麻醉、手术医生读取;麻醉、手术医生想知道患者出血情况时,麻醉医生需要停下手中其它工作,去读取刻度,然后再告知手术医生。该操作不仅不方便,而且当出现突发情况出血量激增时,由于不能快速得到出血数据,会降低麻醉、手术医生决策效率,并且在紧急情况下可能出现读取数据的人为误差,增加病人术中风险。2)术中遇突发情况出血量激增时,往往目前单根吸引管吸引速度跟不上出血速度,血液外溢出手术台,造成血液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液回收吸引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读取直观,提高手术决策效率和最大限度降低血液浪费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血液回收吸引装置,包括负压储血罐和上盖,上盖被设于负压储血罐上的活扣组件紧压于负压储血罐顶部开口,负压储血罐内还装有滤袋;上盖上分别设有入口和出口;所述的入口与滤袋内腔连通,出口与滤袋和负压储血罐间的空间连通;所述的上盖上还设有用于测量负压储血罐内血液液面高度的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与主控芯片电连接,主控芯片与显示模块电连接。
前述的血液回收吸引装置中,所述的主控芯片还与语音模块电连接。
前述的血液回收吸引装置中,所述的主控芯片的型号为STM32F103VCT6;所述的显示模块的型号为LCD12864。
前述的血液回收吸引装置中,所述的液位传感器为激光测距传感器或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所述的激光测距传感器的型号为GY-FTM-200,所述的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的型号为XKC-007Y-KG。
前述的血液回收吸引装置中,所述的主控芯片还与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无线通信模块与医院云端的麻醉信息系统连接。
前述的血液回收吸引装置中,所述的入口经吸引管与吸引盘连接;所述的吸引盘包括基板,基板底面粘贴有敷料,基板表面中部为剖切区域,剖切区域两侧均设有吸引腔,吸引腔靠近剖切区域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吸引槽,吸引腔与吸引管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鑫,未经汪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429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叠钓鱼椅
- 下一篇:一种烧伤护理用吸氧管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