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氧气截止阀长杆穿防护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45580.3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55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汪慧;苏苗印;应克廷;赵小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杭氧化医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46 | 分类号: | F16K31/46;E04B1/41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周红芳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气 截止阀 长杆穿防 护墙 结构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氧气截止阀长杆穿防护墙结构,包括防护墙、卡盘、阀杆护套、加长阀杆、两片圆形钢板以及氧气阀门,防护墙上设有预留通孔,氧气阀门上设有阀门传动装置箱体;阀门传动装置箱体通过阀杆连接扣与加长阀杆连接,加长阀杆另一端穿过一片圆形钢板后配合套设在阀杆护套内,阀杆护套套入卡盘内并卡死固定,卡盘固定安装在另一片圆形钢板上,最后两片圆形钢板以对夹的形式固定安装在防护墙的预留通孔的相对两侧。本申请的装置,消除了阀杆加长后的翘曲失稳现象,保证加长阀杆能与阀门传动装置箱体保持水平对中,在加长阀杆安装完毕后对防护墙上预留通孔实现了有效封堵,保障氧气阀门发生燃爆事故时墙外阀门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气截止阀长杆穿防护墙结构。
背景技术
冶金和化工等企业由于系统工艺的特点,各工序用氧量不尽相同,氧气的调度和平衡决定下游的生产运行和全厂能源消耗,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济利益。一般情况下,空分装置作为氧气生产的载体,负责氧气的供给和输送,而氧气的调节、分配工作主要由氧气调压阀组(调压站)承担。出于氧气压力突然改变易燃爆的特性,为了保护操作者的安全,氧气阀门启闭或调压过程中,氧气阀组和操作者之间应设防护墙。
防护墙为操作者竖起了一道安全屏障,但考虑到阀门操作要求,施工时,伸出防护墙的氧气截止阀阀杆和防护墙之间必须设置一定间隙的预留孔洞,且正常工作时保证不填实,以实现阀门通过手轮旋转正常启闭。这为安全操作留下一定的隐患,氧气爆炸时的气浪或碎片有可能通过预留孔洞向外冲击到操作者,目前尚无较理想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氧气截止阀长杆穿防护墙结构,能够实现氧气截止阀长杆和防爆墙间形成有效密封,起到封堵预留孔洞的作用。
所述的一种氧气截止阀长杆穿防护墙结构,包括防护墙和阀门长杆,防护墙上开设有用于穿设阀门长杆的预留孔洞,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孔洞包括防护墙上开设的两个紧邻相通的圆柱形孔,由左向右分别为大预留孔和小预留孔;所述阀门长杆上设置有圆柱形结构的阀杆接头;大预留孔的左端开口处固定设置有一块挡板,挡板中心设置一个用于穿设阀杆接头的挡板圆孔,挡板圆孔的直径略大于阀杆接头外径;所述阀杆接头位于所述大预留孔内,且阀杆接头的左端端部从挡板中心的挡板圆孔稍稍穿出;所述阀杆接头侧部与挡板中心的挡板圆孔之间,阀杆接头右端端部与所述大预留孔的右端端口之间,以及阀门长杆侧部与小预留孔内壁之间,均留有8-12mm的密封间隙。
所述的一种氧气截止阀长杆穿防护墙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埋套管和挡圈,预埋套管的长度与所述大预留孔的深度相同,预埋套管通过承插焊连接的方式预先配合埋设在所述大预留孔内,挡圈通过T型角接焊固定在预埋套管内壁上;挡圈设于阀杆接头的外侧,且阀杆接头侧部与挡圈的内孔之间留有8-12mm的密封间隙。
所述的一种氧气截止阀长杆穿防护墙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埋套环,预埋套环设于预埋套管的左端开口外侧边沿处,并通过承插焊连接的方式预先配合埋设在防护墙上;所述挡板与预埋套环搭接焊固定的同时,与预埋套管角接焊固定,使得挡板固定设置在大预留孔的左端开口处。
所述的一种氧气截止阀长杆穿防护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所述预埋套管、所述挡圈和所述阀杆接头之间构成第一道密封腔室,所述大预留孔的右端内壁、所述预埋套管、所述挡圈和所述阀杆接头之间构成第二道密封腔室,两道密封腔室的气路相通,且两道密封腔室的容积相同。
所述的一种氧气截止阀长杆穿防护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套环、预埋套管、挡板和挡圈均采用厚度为8-12mm的碳钢材质,挡圈内径与挡板内径一致;防护墙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由挡板、预埋套管、挡圈、阀杆结构、阀杆及防护墙组成的迷宫密封结构,形成一系列节流和膨胀空间,气流经过此结构形成较大阻力,防止冲击波从防护墙内扩散到防护墙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杭氧化医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杭氧化医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455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燃效果好的无纺布
- 下一篇:一种普外科护理多功能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