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稳定支架的进油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48875.6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40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胡赟;励志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运生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035 | 分类号: | F16L55/035;F02M37/00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0 | 代理人: | 郑哲 |
地址: | 3157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 支架 油管 | ||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稳定支架的进油管,包括管头、弯管、缓冲管和固定支架,所述缓冲管两端连接所述弯管一端,所述弯管另一端连接所述管头,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弯管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主体横截面为L形,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固定板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部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连接板下部弯曲并与所述弯管连接,所述固定板四角设置有减振胶垫,所述减振胶垫上开设有V形凹槽,相邻两个所述减振胶垫之间设置有梯形顶块,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四周设置有卡接槽,所述顶块滑动设置于所述卡接槽内,具有支架稳定,减振效果好,不易发生松动和脱落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稳定支架的进油管。
背景技术
涡轮增压器实际上是一种空气压缩机,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进气量,它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气缸,当发动机转速增大,废气排出速度与涡轮转速也同步增加,叶轮就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气缸,空气的压力和密度增大可以燃烧更多的燃料,相应增加燃料量和调整发动机的转速,就可以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了。
涡轮增压器在运行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振动产生,虽然会设计较多的减振结构来克服,但依旧会有微小振动产生,而进油管长期受这种影响,容易逐渐发生松动,增加车内异响,甚至导致破损漏油。
因此,如何对现有的进油管进行改进升级,使其克服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振效果好,支架发生松动滑动时能够自调节进行微紧固的带稳定支架的进油管。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稳定支架的进油管,包括管头、弯管、缓冲管和固定支架,所述缓冲管两端连接所述弯管一端,所述弯管另一端连接所述管头,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弯管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主体横截面为L形,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固定板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部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连接板下部弯曲并与所述弯管连接,所述固定板四角设置有减振胶垫,所述减振胶垫上开设有V形凹槽,相邻两个所述减振胶垫之间设置有梯形顶块,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四周设置有卡接槽,所述顶块滑动设置于所述卡接槽内。
作为改进,所述顶块底部高于所述V形凹槽底部,并低于所述V形凹槽顶部。
作为改进,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胶套,所述胶套四周设置有配合所述顶块的斜面。
作为改进,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缓冲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传统的固定支架只通过螺丝进行固定,在长时间的振动下,有可能会发生松动导致固定支架无法牢固的固定进油管,因此增设减振胶垫和缓冲层对安装位置进行减振,为了增加减振效果,减振胶垫上开设有V形凹槽,当减振胶垫与车体接触时,V形凹槽会给予减振胶垫一定的形变余量,减振胶垫设置于固定板的四个角,就算固定板安装过程中发生一定的误差,减振胶垫也能通过变形补足误差,增加固定的稳定性,为防止螺丝松动导致固定支架发生移动,设置梯形顶块,当固定板发生滑动时,顶块能够卡入缝隙内,使固定板和螺丝再次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1中a处固定支架的结构放大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固定支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固定支架松动向外滑出后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运生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运生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488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