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接器检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48935.4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84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罗明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富科技(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7/14 | 分类号: | G01B7/14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李艳丽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检具,属于通信技术技术领域,包括:定位板;第一电极,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定位板的连通孔中,所述第一电极具有向上伸出所述定位板的检测端,还具有向下伸出所述定位板的连接端;弹性复位件,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极上,具有使所述第一电极保持向上的偏压力;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保持间隔设置;通电指示元件,用于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线和所述第二电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连接器检具,该检测方式通过将连接器与该检具进行简单的插接,通电指示元件即可指示连接器的信号芯的顶端到凹槽的端部的距离是否合格,检测过程简单、快速,并且误差较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器检具。
背景技术
在通信设备(如基站)上,一般需要用到连接器,连接器的一端具有容纳槽,在容纳槽内具有用于信号连接的信号芯,所述信号芯隐藏于所述容纳槽的保护壳的内部,所述信号芯的顶端用于信号的连通。
为了保证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连通信号的通畅性,在连接器的生产过程中,信号芯的顶端与连接器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具有一定要求,对于该距离的测量,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人工通过卡齿进行手工测量。
但是这种测量方法,测量的尺寸容易存在较大的误差,同时测量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通过卡齿测量连接器的信号芯长度时,存在着测量过程繁琐、容易出现误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连接器检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检具,包括:
定位板,具有用于抵接所述连接器的端部的定位面,所述定位面上具有连通孔;
第一电极,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定位板的连通孔中,所述第一电极具有向上伸出所述定位板的检测端,还具有向下伸出所述定位板的连接端;所述检测端适于向上伸入到所述连接器的端部的内部并与所述连接器的芯部接触;所述第一电极适于与第一电线连接;
弹性复位件,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极上,具有使所述第一电极保持向上的偏压力;
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保持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电极上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电极接触的触发端,所述第二电极适于与第二电线连接;
通电指示元件,用于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线和所述第二电线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
基座,具有用于伸入所述连接器端部的检测孔,所述检测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定位板的连通孔;所述定位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内,并位于所述检测孔的下方,所述连通孔与所述检测孔同心布置。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
绝缘导向件,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极的底端,所述绝缘导向件的中部具有向下部分露出所述第一电极的导向通孔;
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的正下方,所述第二电极上具有能够向上伸入到所述导向通孔内并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底端接触的凸出结构,所述第二电极的触发端设置在所述凸出结构的顶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电极的凸出结构为圆柱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复位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的凸出结构上,所述弹性复位件的顶端与所述绝缘导向件接触,所述弹性复位件具有使所述绝缘导向件以及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第二电极的偏压力。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电极和/或所述第二电极的用于与电线连接的部分为环形槽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通电指示元件为LED灯。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富科技(安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富科技(安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489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双主轴端面铣床
- 下一篇:一种具有感应功能的自动菌棒补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