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生儿眼底观察镜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49520.9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55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熊义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义斌 |
主分类号: | A61B3/12 | 分类号: | A61B3/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徐凯凯 |
地址: | 528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生儿 眼底 观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生儿眼底观察镜,包括竖向设置的套筒,所述套筒内壁围成一条通道,所述通道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连接所述套筒的内壁,所述第一透镜背向所述通道的面上设置有定位筒。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对眼球进行固定的观察镜,以便对儿童或者婴儿的眼底进行观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新生儿眼底观察镜。
背景技术
目前新生儿的眼睛如果出现问题的话,医生需要对其眼睛的表面先进行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需要观察其眼底的情况,例如,虹膜、巩膜等情况。而由于眼睛比较小,在观察的过程中,医生还需要借助放大镜等进行观察,观察时较为不便,对于患者年纪较小的,例如儿童或者婴儿,他们往往会出于本能地转动眼球,导致医护人员难以对其眼底情况进行观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眼球进行固定的观察镜,以便对儿童或者婴儿的眼底进行观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新生儿眼底观察镜,包括竖向设置的套筒,所述套筒内壁围成一条通道,所述通道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连接所述套筒的内壁,所述第一透镜背向所述通道的面上设置有定位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筒的一侧面设置有杆体,所述杆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套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透镜垂直所述通道的长度方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道内可拆卸连接有第二透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筒上开设有连通所述通道的开槽,所述开槽设置于所述套筒的侧面,所述第二透镜从所述开槽插入至所述通道,所述通道的内壁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透镜插入到所述凹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透镜的一侧边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从所述开槽往远离所述通道的方向伸出所述通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透镜包括第二透镜主体、固定连接所述透镜主体的限位框,所述限位框设置于所述第二透镜主体外侧,所述限位框半包围所述第二透镜主体,所述限位框的外径大于所述开槽,所述限位框与所述开槽的边缘相抵,所述限位框固定连接所述把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筒的外侧面设置有防滑花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筒的下端设置有眼皮固定套,所述眼皮固定套的管径由下到上逐渐缩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透镜为凸透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筒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的中部,所述定位筒的轴线与所述套筒的轴线共线,所述定位筒的下端边缘以圆滑过渡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筒包括竖向管、连接所述竖向管的抵接管,所述竖向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竖向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抵接管,所述抵接管与所述竖向管的轴线共线,所述抵接管的管径由上往下逐渐增大,所述抵接管的下端边缘以圆滑过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实际使用中,使用者可把该套筒放置到被观察者的眼部,例如放置在眼睛患者的眼部,使第一透镜正对患者的眼睛,使用者可通过第一透镜对患者的眼睛进行观察,此外,使用者可利用该定位筒抵住患者的眼睛以实现对患者的眼睛的定位固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义斌,未经熊义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495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调节方位的额温枪
- 下一篇:旋转收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