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器的芯体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51101.9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20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马典云;张广志;赵衡;朱志兵;张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银联重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03 | 分类号: | F28D1/03;F28F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05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器 单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器的芯体单元,所述芯体单元包括散热板和散热片,所述散热片设置于相邻两所述散热板之间;所述散热板的厚度沿着气流在散热器内的流动方向逐渐变薄,所述散热板的截面轮廓为关于所述散热板中心平面对称的鱼形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散热板设置成沿着气流流动方向逐渐变薄的结构,并将散热板的截面轮廓设置成关于所述散热板中心平面对称的鱼形结构,可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阻,使得与传统散热器相比,采用该芯体单元的散热器的风阻得到了极大的降低,进而极大的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散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散热器的芯体单元。
背景技术
传统的散热器的布置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纵向并列式,其缺点是纵向尺寸很大,难以吹透,且散热器之间存在“散热夹层”,导致气流回旋,影响散热效果,同时后方的散热器效果较差;另一种是横向并列式,为了保证散热面积,在宽度和高度设计受限的情况下,只能加厚散热器,加厚散热器导致吹透性降低,同等散热面积的散热效率下降,影响散热效果。
而无论怎么布置,提高吹透性和气流的通过能力,降低风阻都是散热器提高效能的关键因素。考虑到空气在流通过程中与物体相遇时,产生的阻力与其遇到的物体截面形状有关,而现有技术中的散热器芯体单元均为平面结构,当气流与其相遇时,产生的阻力较大,严重影响了散热器的吹透性和气流的通过能力,导致散热器的散热效率低下,不能满足现有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的芯体单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散热器的芯体单元,所述芯体单元包括散热板和散热片,所述散热片设置于相邻两所述散热板之间;
所述散热板的厚度沿着气流在散热器内的流动方向逐渐变薄,所述散热板的截面轮廓为关于所述散热板中心平面对称的鱼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相邻两所述散热板之间的所述散热片设有一个以上,且相邻两所述散热板与相邻两所述散热板之间所述散热片之间形成气流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位于相邻两所述散热板之间的一个以上所述散热片呈锯齿状排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板的内部沿着垂直于所述气流通道的方向开设有水循环通道,且所述水循环通道沿着所述气流通道的方向依次开设有一个以上;
每个所述水循环通道的截面轮廓均呈四边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位于所述散热板中心平面上方或下方的所述散热板截面轮廓包括依次相连的弧形段、过渡段、以及倾斜段;
所述过渡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弧形段的末端、所述倾斜段的首端相切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渡段为弧形过渡段;所述倾斜段为直线形倾斜段。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位于所述散热板中心平面上方的所述弧形段的首端与位于所述散热板中心平面下方的所述弧形段的首端相接;
位于所述散热板中心平面上方的所述倾斜段的末端与位于所述散热板中心平面下方的所述倾斜段的末端相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散热板设置成沿着气流流动方向逐渐变薄的结构,并将散热板的截面轮廓设置成关于所述散热板中心平面对称的鱼形结构,可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阻,使得与传统散热器相比,采用该芯体单元的散热器的风阻得到了极大的降低,进而极大的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银联重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银联重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511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化科使用的废弃用品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械加工设备表面清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