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5G技术的智慧安监物联网主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51524.0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12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环;刘振宇;承强;祁中兵;徐千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鹏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G01D21/02;H04L29/08;G16Y40/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技术 智慧 安监物 联网 主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5G技术的智慧安监物联网主机,属于物联网技术领域,该一种基于5G技术的智慧安监物联网主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物理接口单元、视频编解码模块、AI处理模块、5G通讯单元、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和配置管理单元,所述视频编解码模块与AI处理模块双向电性连接,所述AI处理模块与5G通讯单元双向电性连接,该安监物联网主机采用模块化设计,内置异构多主机系统,这种设计方案可以根据具体应用行业的不同需求进行组态化模块化配置,形成低、中、高成本系列化产品,得到最高的性能价格比,该基于5G技术的智慧安监物联网主机,不仅集成程度好,而且网络传输速度快,方便人们进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5G技术的智慧安监物联网主机。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行使独立功能的普通物体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其应用领域主要包括运输和物流、工业制造、健康医疗、智能环境(家庭、办公、工厂)等,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安监物联网主机主要应用于煤矿、化工、仓储、电力等行业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监控使用。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各种模拟和数据物理接口,将设备部署场所的现场监控视频数据和环境数据(由各种气体、压力、温度等传感器提供)统一接入和存储,并通过内置嵌入式软件,对数据进行监测,当超过设置的阈值时,启动声光报警,并通过互联网将数据和报警信息发往统一的政府安监监管平台。传统安监物联网主机主要采用了视频编解码技术,工业数据采集技术、嵌入式软件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而现有的安监物联网主机集成程度差,而且网络传输速度慢,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5G技术的智慧安监物联网主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5G技术的智慧安监物联网主机,具备集成程度好,而且网络传输速度快的优点,解决了安监物联网主机集成程度差,而且网络传输速度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5G技术的智慧安监物联网主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物理接口单元、视频编解码模块、AI处理模块、5G通讯单元、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和配置管理单元,所述视频编解码模块与AI处理模块双向电性连接,所述AI处理模块与5G通讯单元双向电性连接,所述配置管理单元分别与AI处理模块和5G通讯单元双向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体的内部设置有本地存储单元,所述视频编解码模块和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本地存储单元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物理接口单元通过GMII总线与视频编解码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物理接口单元通过485总线与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体的右侧设置有5G天线,且5G天线与5G通讯单元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物理接口单元、视频编解码模块、AI处理模块、5G通讯单元、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和配置管理单元,可构成安监物联网主机,该安监物联网主机采用模块化设计,内置异构多主机系统,这种设计方案可以根据具体应用行业的不同需求进行组态化模块化配置,形成低、中、高成本系列化产品,得到最高的性能价格比,而且内置了AI处理模块和5G通讯单元,不仅提高了安监主机的现场响应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提高了安监主机告警精度度、降低了误报率,而且可对网络进行检测,即使现场有线通信网络中断,政府安监管理平台仍然可以及时有效地接收到现场设备信息,为及时处理安监事故争取宝贵时间,该基于5G技术的智慧安监物联网主机,不仅集成程度好,而且网络传输速度快,方便人们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鹏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鹏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515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灌水试验检测装置
- 下一篇:散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