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控制与保护开关防尘灭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52103.X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80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孙杰;乔飞;周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优品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3/18 | 分类号: | H01H73/18;H01H73/06;H01H7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潘云峰 |
地址: | 22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保护 开关 防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控制与保护开关防尘灭弧装置,包括底板;壳体设置在底板上,且壳体与底板配合形成连通的触头腔、灭弧腔和灭弧通道;触头组件设置在触头腔内,且触头组件用于控制电路开关初灭弧组件设置在灭弧腔内;格栅设置在灭弧通道内密封灭弧通道,且格栅用于二次处理衰减电弧和防尘。本实用新型电弧和热气通过灭弧通道排出,通道断面宽敞、流畅,消除了可能发生的开关炸裂现象,使得开关整体的排气散热得到根本性改善;电弧经过初灭弧组件进行初处理衰减后进入灭弧通道内,被格栅进行二次衰减处理后由灭弧通道逸出,有效提高了灭弧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与保护开关防尘灭弧装置。
背景技术
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将断路器、接触器、热继电器及隔离器功能融为一体,合理地做好了各元器件间保护与控制配合的协调工作,其中触头系统是开关电器的必要组成部分,负责接通、承载和分断开关电器工作时的电流。不仅要接通、承载和分断正常条件下的包括规定的运行过载条件下的电流,还要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接通、承载和分断规定的非正常条件下的电流,如短路电流。在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中,动触头与静触头在分断时会产生电弧,因此触头系统的灭弧功能的设计便尤为重要。
在现有技术中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电弧绽出后,首先经过灭弧室衰减,之后经过通道排出,其中通道为夹板与底板之间的间隙,并且在间隙内会设置错开的塑料钉起到防尘作用,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如下问题:(1)夹板与底板的间隙受结构限制,断面小,热气逸出的效果差,严重时,甚至造成开关的整体爆裂;(2)由于夹板与底板间隙处于底部,并且间隙宽度较小,导致灭弧室与通道配合形成了“Z”型的电弧热气通道,导致整体逸出不畅;(3)错位设置的塑料钉防尘作用微弱,并且对热气逸出形成阻碍。
因此,开发一种新型的控制与保护开关防尘灭弧装置十分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与保护开关防尘灭弧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Z”型电弧热气通道整体逸出不畅,并且通道断面小、热气逸出的效果差,防尘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控制与保护开关防尘灭弧装置,包括:
底板;
壳体,所述壳体设置在底板上,且壳体与底板配合形成连通的触头腔、灭弧腔和灭弧通道,所述灭弧腔设置在触头腔两侧,所述灭弧通道设置在所述灭弧腔外侧,且灭弧通道连通灭弧腔和壳体外侧;
触头组件,所述触头组件设置在所述触头腔内,且触头组件用于控制电路开关;
初灭弧组件,所述初灭弧组件设置在所述灭弧腔内,且初灭弧组件用于初处理衰减电弧;
格栅,所述格栅设置在所述灭弧通道内,且格栅用于二次处理衰减电弧和防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电路断开后,触头组件内电弧绽出,首先经过初灭弧组件进行初处理衰减,之后进入灭弧通道内,并被格栅进行二次衰减处理,之后由灭弧通道逸出,二次灭弧有效提高了灭弧效果;
2、本实用新型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夹板,电弧和热气通过灭弧通道排出,大大拓宽通道断面,电弧和热气逸出通道变得宽敞、流畅,消除了可能发生的开关炸裂现象,使得开关整体的排气散热得到根本性改善;
3、本实用新型电弧和热气直接横向通过初灭弧组件和灭弧通道排出,无需变线,从而大大提高了整体逸出通畅度;
4、本实用新型灭弧通道内的格栅能够起到有效防尘作用,同时还能够对底板起到安装限位作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优品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优品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521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晶显示模块的摆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卷芯锂离子电池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