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跨越管线涵洞的下部基础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53638.9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52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泳;樊建兴;王旭;王瑛;梁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公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27/32 | 分类号: | E02D27/32;E02D27/4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维新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跨越 管线 涵洞 下部 基础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跨越管线涵洞的下部基础结构,自上而上包括:盖板、台帽、涵台和基础;涵台的台背为斜坡式台背;基础的台后襟边长度大于台前襟边长度;基础的下方设有基底换填,基础中设有伸入基底换填的凸隼。本实用新型采用不使用支撑梁的分离式基础,其既能满足跨越的功能要求,造价又基本没有提升;又对环境的扰动破坏也小;故本实用新型的实用价值明显,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涵洞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跨越管线涵洞(盖板涵)的下部基础结构。
背景技术
在公路设计中,在跨越小的沟渠、管线或者小的被交路时,为了节约造价,通常设置施工方便、造价经济的涵洞来跨过。涵洞的常见型式一般有盖板涵、圆管涵、箱涵、石拱涵等,其中,圆管涵和箱涵是整体式截面,而盖板涵和石拱涵因为涵洞的台后一般土压力较大,为了增加涵洞基础的整体性,涵洞基础结构是整体式基础或者在两个分离式涵台基础之间设置有支撑梁。
上述常见的涵洞型式,在施工涵洞基础时,一般需要将沟渠、管线或者被交路临时中断,或者局部改移;待涵洞全部或者下部基础施工完毕后,再将交叉的沟渠、管线或者被交路再改移回涵洞孔径之内。上述涵洞设计和施工方法对于跨越一般的小型沟渠、常规的通讯管线或者小的被交路基本是适用的;但是对于跨越一些重要的管线,例如:城市主供水管道、干线石油和天然气管道等,这些管线是不能被随便改移或者中断传输的,现有的常规的涵洞设计构造不能满足上述设计要求。
对于需要跨越不可迁移管线的情况,特别是在路基填土高度较高时,设计为桥梁通过的话,规模较大、工程造价高昂。针对这种跨越不可迁移管线的涵洞,首先从涵洞选型上来说,圆管涵和箱涵是整体截面,涵洞基础施工必然和交叉管线有冲突,所以不可选;石拱涵,仅在石料丰富的山区使用,且因对地基的承载力要求较高,故基础设计不可改变,也不可选。为此,需采用盖板涵,并对盖板涵的下部基础进行设计以使其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跨越管线涵洞的下部基础结构,通过对其下部和基础构造进行改造设计,采用不使用支撑梁的分离式基础,以完成涵洞的设计,即在施工中对管线没有干扰,结构受力也满足桥涵设计规范要求。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跨越管线涵洞的下部基础结构,自上而上包括:盖板、台帽、涵台和基础;
所述涵台的台背为斜坡式台背;
所述基础的台后襟边长度大于台前襟边长度;
所述基础的下方设有基底换填,所述基础中设有伸入所述基底换填的凸隼。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斜坡式台背的斜率为2.5:1或2: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础的台后襟边长度为台前襟边长度的3~6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础包括混凝土层、顶层钢筋网和底层钢筋网;
所述凸隼在所述混凝土层中水平均匀布设,所述凸隼内配置钢筋且所述钢筋与所述顶层钢筋网和底层钢筋网绑扎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涵洞内回填有回填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采用不使用支撑梁的分离式基础,其既能满足跨越的功能要求,造价又基本没有提升;又对环境的扰动破坏也小;故本实用新型的实用价值明显,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常规盖板涵洞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公开的跨越管线涵洞的下部基础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公开的基础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公路研究院,未经西安公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536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稳定炉内悬臂辊机构
- 下一篇:用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钢筋检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