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肉丸加工用肉沫制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56691.4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88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林烈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展翔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2C17/00 | 分类号: | A22C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马晓静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肉丸 工用 制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肉丸加工用肉沫制备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端表面设置有进料口,且进料口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绞肉框,所述绞肉框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绞拌机构,所述绞肉框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套设有出料口,将需要加工成肉沫的肉从进料口处放入,落入绞肉框的螺纹空隙内,第一电机启动带动绞拌机构转动,绞拌机构通过自身的螺纹将肉向前推动,肉在经过出料口时,出料口的表面设置有贯穿的通孔,配合第一电机转动向前的力将肉挤压成出料口表面通孔大小落入搅拌打浆箱内部,第二电机转动带动打浆刀片转动,打浆刀片有利于通过自身的刀片和速度将肉有效打成肉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肉丸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肉丸加工用肉沫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肉丸泛指以切碎了的肉类为主而做成的球形食品,通常由薄皮包裹肉质馅料通过蒸煮烹制而成,通过薄皮包裹,更好锁住肉质营养和美味,让肉质更加鲜嫩可口,在肉丸食品加工过程中,肉沫制备时的加工环境是否卫生和肉沫完成时,加工设备的清理是比较麻烦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肉沫制备时的加工环境是否卫生和肉沫完成时,加工设备清理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肉丸加工用肉沫制备装置。
一种肉丸加工用肉沫制备装置,该肉丸加工用肉沫制备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端表面设置有进料口,且进料口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绞肉框,所述绞肉框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绞拌机构,所述绞肉框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套设有出料口,所述装置主体的左侧表面插设有旋转把手,且旋转把手远离装置主体的一端插设有螺杆,所述螺杆远离旋转把手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有挡板,且挡板的顶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打浆箱,所述搅拌打浆箱的底部插设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顶端固定连接有打浆刀片,所述装置主体的底端左侧表面连接有滑块,且滑块远离装置主体底端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收集框,所述装置主体的底端右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水箱,且水箱的右侧安装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高压喷头,所述装置主体的上部左侧表面插设有放置框,且放置框的内部插设有紫外线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主体的底端左侧表面设置有滑槽,且装置主体底端左侧表面设置的滑槽与滑块组成滑动式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主体的底端左侧开设有门,且门的大小大于收集框的大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主体的底端左侧开设有门,且门的大小大于收集框的大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料口为倒梯形,且进料口顶端表面尺寸大于进料口底端表面尺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绞拌机构为螺纹结构,通过第一电机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料口的表面设置有贯穿的通孔,且出料口套设在绞肉框出口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把手的内壁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螺杆的表面设置有外螺纹,且螺杆表面设置的外螺纹与旋转把手内壁表面设置的内螺纹相配合使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主体底端左侧设置的门和收集框的左侧均设置有把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压喷头插设在搅拌打浆箱内壁,可喷射搅拌打浆箱内壁面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置框插设在装置主体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开孔。
上述肉丸加工用肉沫制备装置,该装置设置有紫外线灯,紫外线灯是一种能发射紫外线的装置,是一种用于杀菌消毒的一种物理手段,有利于装置的消毒,在无菌环境下进行食品加工,有利于装置食品加工的合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展翔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展翔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566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