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核磁共振腹部线圈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57970.2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97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宋殿行;郭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殿行 |
主分类号: | A61B5/055 | 分类号: | A61B5/055 |
代理公司: | 保定国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43 | 代理人: | 赵思龙 |
地址: | 2768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磁共振 腹部 线圈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核磁共振腹部线圈保护装置,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下壳体上转动连接有下保护罩,所述下保护罩上固定有两个支撑块A,所述支撑块A内活动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上活动连接有弹力布,所述套杆上活动连接有杆帽,所述上壳体上设有保护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下保护罩和上保护罩的设置,可以达到对对线圈的保护,防止病人在摆动时对线圈造成褶皱或局部严重变形,从而造成线圈内部芯片电路折断,同时,通过毛面魔术贴和钩面魔术贴可以使下保护罩和上保护罩更加贴合病人的身体,以便于检测图像的精准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腹部线圈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核磁共振腹部线圈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核磁共振仪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它是利用原子核自旋运动的特点,外加超导磁场,经射频脉冲激励后,从人体中获得电磁信号,经探测器检测并传输至计算机,通过计算机处理,转换后在屏幕上显示病人影像并由医生诊断,其中人体电磁信号的采集是由核磁共振仪的探测线圈完成。
目前所使用的柔性线圈,为了最大限度实现让受检体尽量贴近线圈,来提高信号强度,从而达到提高图像质量的目的,但是当病人在摆动时容易对线圈造成褶皱或局部严重变形,从而造成线圈内部芯片电路折断,同时探测软线圈的损坏,不仅影响核磁共振仪的正常使用,而且由于探测软线圈的价格昂贵,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核磁共振腹部线圈保护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磁共振腹部线圈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核磁共振腹部线圈保护装置,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下壳体上转动连接有下保护罩,所述下保护罩上固定有两个支撑块A,所述支撑块A内活动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上活动连接有弹力布,所述套杆上活动连接有杆帽,所述上壳体上设有保护机构。
优选的,所述弹力布的材质为涤纶面料,所述弹力布上缝合有毛面魔术贴。
优选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有上保护罩,所述上保护罩转动连接在上壳体上,所述上保护罩上滑动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上固定有支撑块B,所述支撑块B内转动连接有套框。
优选的,所述上壳体和上保护罩的数量均有两个,且两个上壳体和上保护罩之间设有若干个弹簧。
优选的,所述上保护罩的上表面设有钩面魔术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下保护罩和上保护罩的设置,可以达到对对线圈的保护,防止病人在摆动时对线圈造成褶皱或局部严重变形,从而造成线圈内部芯片电路折断,同时,通过毛面魔术贴和钩面魔术贴可以使下保护罩和上保护罩更加贴合病人的身体,以便于检测图像的精准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壳体和下保护罩之间的弹簧,可以便于病人在使用腹部线圈以及保护装置时的呼吸,能够提高病患使用该保护装置的舒适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杆帽从套杆上取下,而后将套杆从支撑块A和弹力布内移出,以便于使用者更换弹力布,以加强毛面魔术贴与钩面魔术贴之间的粘接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保护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壳体;2、上壳体;3、下保护罩;4、支撑块A;5、套杆;6、弹力布;7、杆帽;8、毛面魔术贴;9、钩面魔术贴;10、保护机构;101、上保护罩;102、竖板;103、支撑块B;104、套框;10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殿行,未经宋殿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579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防免疫用注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卧式单边直线玻璃磨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