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稳固爬升脚手架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62746.2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95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胡小铭;严兆滔;岑曦;林文锋;曹穗冬;吴有来;张正;谢文海;招渝;李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5/04 | 分类号: | E04G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李德魁 |
地址: | 51004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稳固 爬升 脚手架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爬升脚手架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用于稳固爬升脚手架的系统,包括设置在相邻两水平结构件之间的加固架,所述加固架上可拆卸地设置有若干连墙杆,所述连墙杆的悬空端与爬升脚手架连接;所述加固架可组装。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水平结构件之间设置加固架,加固架上设置连墙杆,连墙杆的悬空端与爬升脚手架连接,使得加固架能够作为爬升脚手架的新的着力点,进而在出现跳层、错层、中空等建筑时,加固架上的连墙杆与爬升脚手架连接,保证相邻的连墙杆之间的距离小于特定值,如6米,进而防止出现跳层、错层、中空等水平结构件时,爬升脚手架不会面临变形、倾覆等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爬升脚手架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稳固爬升脚手架的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今的高层建筑物为了满足规划要求、使用需求及达到标新立异的视觉效果,出现了很多跳层、错层、中空等水平结构件,使得爬升脚手架的相邻两道连墙杆之间的距离大于6米,但爬升脚手架遇到两道连墙杆大于6米时,存在架体容易变形、倾覆等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稳固爬升脚手架的系统,该系统可以在跳层、错层、中空等水平结构件上设置连墙杆的着力点,使相邻两道连墙杆之间的距离小于特定值,如小于6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稳固爬升脚手架的系统,包括设置在相邻两水平结构件之间的若干加固架,若干拉力件;
若干所述加固架上可拆卸地设置有若干连墙杆,所述连墙杆的悬空端与爬升脚手架连接;
若干所述拉力件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加固架和低层的所述水平结构件,和/或分别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连墙杆的悬空端和位于该连墙杆上方的所述加固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拉力件包括钢丝绳和可伸缩杆;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加固架和低层的所述水平结构件。
作为优选,所述拉力件还包括可伸缩杆,所述可伸缩杆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连墙杆的悬空端和位于该连墙杆上方的所述加固架上。
作为优选,若干所述加固架间隔设置,所述加固架之间还设置有防护网。
作为优选,所述加固架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分架,所述连墙杆同时固定在两所述分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分架包括若干相互拼接的钢立柱,所述钢立柱包括顶板、底板、设置在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且围成方形体的立杆、沿所述立杆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方形体内的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与所述立杆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钢立柱还包括两块相互对称的连接板,两块所述连接板分别设置在所述钢立柱的两相对的面上;
两块所述连接板之间连接有若干第一连接杆。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一连接孔,所述拉力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加固架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件包括围成方形的若干第二连接杆,若干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邻的所述立杆上。
作为优选,所述顶板和底板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连接孔,低层的所述水平结构件上预埋有若干螺杆;
所述底板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螺杆固定在低层的所述水平结构件上;
所述连墙杆通过固定件穿过其本身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孔固定在所述顶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627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模具的自动剪浇口结构
- 下一篇:一种再熔炼铜水的成型导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