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射频综合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63138.3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86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何晶;吴兴存;吴广志;余清华;寇明鑫;王喜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 |
主分类号: | G07C9/25 | 分类号: | G07C9/25;G07C9/37 |
代理公司: | 郑州三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5 | 代理人: | 范向南 |
地址: | 214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单片机 射频 综合 控制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射频综合控制系统,包括以下部件:无线射频标签、人脸识别器、无线射频识读器、触发开关、短信编辑器、人体红外传感器以及一个用于接收和处理检测信号,先获取人体红外传感器信号,然后获得无线射频标签与无线射频识读器的距离值,并将所得距离值与预设距离值比较,及根据比较结果为所得距离值小于预设距离值时,驱动人脸识别器工作,获取人脸识别信号后,与预设的人脸信息进行对比一旦符合要求时,控制触发开关打开的单片机。本实用新型方便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天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射频综合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航天器:又称空间飞行器、太空飞行器。按照天体力学的规律在太空运行,执行探索、开发、利用太空和天体等特定任务的各类飞行器。世界上第一个航天器是苏联1957年10月 4日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1号”,第一个载人航天器是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坐的东方号飞船,第一个把人送到月球上的航天器是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第一个兼有运载火箭、航天器和飞机特征的飞行器是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航天器为了完成航天任务,必须与航天运载器、航天器发射场和回收设施、航天测控和数据采集网与用户台站(网)等互相配合,协调工作,共同组成航天系统。航天器是执行航天任务的主体,是航天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满足运载火箭和导弹武器快速发射、高效投送的需求,航天器测控系统需具备多任务、大范围、安全可靠、天地一体的测控能力。
航天器的传统测控系统中包含对航天观察室的测试过程,由于航天观察室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进去的,只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才能够进去控制或获取航天器的所有监控系统,但是目前的观察室一般是通过专业的技术员通过刷射频卡进入的,且未人证合一,且一旦技术员未使用卡时,导致只能从内部进行打开,若内部无人时,导致操作相对不方便,因此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方便操作的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射频综合控制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射频综合控制系统,包括以下部件:
一个以上的无线射频标签,用于存储用户信息和用户移动终端号码;
一个用于设置在航空观察室门外侧的人脸识别器;
一个用于设置在航空观察室门外侧的无线射频识读器;
一个用于与航空观察室门进行连接并能够控制航空观察室门开或关的触发开关;
一个用于能够发送短信信息的短信编辑器;
一个人体红外传感器;
一个用于接收和处理检测信号,先获取人体红外传感器信号,然后获得无线射频标签与无线射频识读器的距离值,并将所得距离值与预设距离值比较,及根据比较结果为所得距离值小于预设距离值时,驱动人脸识别器工作,获取人脸识别信号后,与预设的人脸信息进行对比一旦符合要求时,控制触发开关打开,若人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信号,但未检测到无线射频识读器数据信号后,启动人脸识别器后,获取人脸识别信号后,与预设的人脸信息进行对比一旦符合要求时,驱动短信编辑器生成独一验证码同时发送到对应人脸的移动终端号码,并验证合格后也能够控制触发开关打开的单片机;
所述无线射频识读器,用于根据触发信号对在所得距离值小于预设距离值范围内的无线射频标签进行识读判断,并将反馈信号发送给单片机,其中,所述的单片机分别与无线射频识读器、人脸识别器、触发开关和短信编辑器电连接。
进一步,为了提高安全性,还包括一个用于设置在航空观察室门外侧并进行指纹识别的指纹识别器;所述的指纹识别器与单片机电连接。
进一步,为了提高安全性,所述短信编辑器的验证时间预设在1-2min。
进一步,为了提高安全性,所述单片机预设的距离值为0 .2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未经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631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反光膜加工的烘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给排水管道的防异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