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层膜电极检漏一体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63262.X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13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质子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16 | 分类号: | G01M3/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博士科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63 | 代理人: | 宋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电极 检漏 一体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膜电极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层膜电极检漏一体机,包括壳体、进气孔、出气腔、与出气腔连接的出气孔、与出气孔连接的气密检漏仪、设置在壳体上的开门、电极槽、仓体壁、竖直通气孔、水平通气孔、显示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电极槽及仓体壁设置在壳体内,电极槽及仓体壁均设置为n个;当n个膜电极完全插入电极槽内且开门闭合、竖直通气孔及水平通气孔关闭时,壳体内部被分割成(n+1)个密闭的空腔;进气孔设置在最下方的空腔内,竖直通气孔设置在仓体壁水平的壁上,水平通气孔开启时连通空腔与出气腔。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同时检测多个膜电极是否漏气的技术问题,实现同时检验多个膜电极是否漏气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膜电极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层膜电极检漏一体机。
背景技术
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PEMFC)是利用氢能最高效的装置,是将氢气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通常需要将单个电极通过串联的方式组装成电池堆,主要构件有双极板、膜电极、端板和紧固件等,其中双极板和膜电极是否漏气决定着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的性能和寿命。因此如何快捷、大规模的检测膜电极是否漏气十分重要。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采用将单个膜电极与检测装置连接在一起检测,过程繁琐,而且检测速度慢,一次只能检测一个膜电极。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改进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多层膜电极检漏一体机,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同时检测多个膜电极是否漏气的技术问题。具体而言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层膜电极检漏一体机,包括壳体、进气孔、出气腔、与出气腔连接的出气孔、与出气孔连接的气密检漏仪、设置在壳体上的开门、电极槽、仓体壁、竖直通气孔、水平通气孔、显示装置和控制装置;壳体可以采用耐高压且不易变形的钢制材料,进气孔和出气孔均设置在壳体上,当出气孔持续有气体流出时气密检漏仪可以发出信号,所述电极槽及仓体壁设置在壳体内,电极槽内恰可以放置一个膜电极,仓体壁包括水平壁和竖直壁,水平壁上设置竖直通气孔,竖直壁上设置水平通气孔,水平壁可以设置在电极槽后方,竖直壁同时构成出气腔的侧壁,可以设置在电极槽右侧,电极槽及仓体壁均设置为n个,竖直通气孔和水平通气孔也均设置为n个,n为自然数且n≥3,当n个膜电极完全插入电极槽内且开门闭合、竖直通气孔及水平通气孔关闭时,壳体内部被分割成(n+1)个密闭的空腔,进气孔设置在最下方的空腔内,竖直通气孔开启时连通上下相邻的空腔,一个水平通气孔开启时连通一个空腔与出气腔,多个水平通气孔开启时,连通多个空腔与出气腔;当气体通过进气孔流入壳体内时,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空腔内的竖直通气孔从下向上依次开启,气体从下到上依次进入各个空腔,当一个空腔内的竖直通气孔开启时,该空腔内水平通气孔关闭,该空腔上方空腔内的水平通气孔开启,如果膜电极漏气,气体只能通过漏气的膜电极从上方的空腔中的水平通气孔流出,竖直通气孔初始状态为关闭,水平通气孔初始状态为开启;显示装置用于当气密检漏仪检测到空气流出时,显示第几个空腔内的竖直通气孔开启。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多层膜电极检漏一体机还包括设置在空腔内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用于支撑位于电极槽内的膜电极,进气孔通气体,为防止膜电极受压变形,当膜电极受到向上的气压时,支撑装置可以对膜电极施加向下的力。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脊和侧支撑架,所述支撑脊设置在壳体的中心线位置,所述侧支撑架设置在支撑脊的左右两侧,每个空腔内都设置有支撑脊,还设置有2个以上支撑架,对膜电极多个部位进行支撑,防止其受气压发生形变。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装置采用透气材料制作,支撑装置不会阻碍从进气孔通入的气体通过空腔后从出气腔、出气孔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质子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质子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632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小循环回水结构
- 下一篇:一种单桶两进两出往复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