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挖钻用变幅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65196.X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16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董健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长虹冶金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5/04 | 分类号: | E21B15/04;E21B7/02 |
代理公司: | 苏州言思嘉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5 | 代理人: | 徐永雷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挖钻用变幅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挖钻用变幅机构,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支撑,所述主支撑的中部设置有滑块,所述主支撑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一端延伸设置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的另一端和滑块固定连接,所述主支撑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桅杆,所述滑块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上端延伸设置有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的另一端和桅杆的下部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支架的一端内部设置有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减速装置,所述减速装置的另一端均和和支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中,可以方便控制桅杆的幅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挖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挖钻用变幅机构。
背景技术
旋挖钻是一种适合建筑基础工程中成孔作业的施工工艺。广泛用于市政建设、公路桥梁、高层建筑等地基础施工工程,配合不同钻具,适应于干式(短螺旋),或湿式(回转斗)及岩层(岩心钻)的成孔作业。
现有的旋挖钻的桅杆幅度不方便控制,以及可调节的幅度变化范围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旋挖钻用变幅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挖钻用变幅机构,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支撑,所述主支撑的中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两侧端均贯穿主支撑的两侧,所述主支撑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一端延伸设置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的另一端和滑块固定连接,所述主支撑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桅杆,所述滑块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上端延伸设置有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的另一端和桅杆的下部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支架的一端内部设置有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减速装置,所述减速装置的另一端均和和支架的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减速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外壳的内部且在第一齿轮的一侧设置有转动盘,所述液压马达的两端均延伸设置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贯穿至外壳的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转动盘的一侧且靠近第一转轴等角度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转轴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齿轮均和第一齿轮、第三齿轮啮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外壳的一端且远离液压马达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边缘设置有固定螺栓且盖板通过固定螺栓和外壳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转动盘的一侧中部且远离液压马达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贯穿盖板且和主支撑的一端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外壳和盖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为橡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启动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杆伸出或缩回,从而控制滑块的位置,启动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杆伸出或缩回,液压马达动作,通过减速装置,从而控制支架的转动,通过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和支架联动控制,可以实现桅杆幅度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旋挖钻用变幅机构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旋挖钻用变幅机构的支架俯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长虹冶金铸造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长虹冶金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651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无级伸缩长度的拖把
- 下一篇:一种对刀至以加工面的寻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