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河道底泥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66933.8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46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剑;崔用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建邦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02;B01F7/18;B01F7/24;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苏州智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5 | 代理人: | 王利斌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河道 处理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体化河道底泥处理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对称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滑轨,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有置放槽体,所述置放槽体内设有填料层,所述置放槽体上方设有处理筒体,所述处理筒体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漏斗,且所述进料漏斗连通处理筒体内腔,所述进料漏斗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穿过进料漏斗伸入处理筒体内腔,所述处理筒体内的转动杆上设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下方设有螺旋叶片,且所述螺旋叶片固定连接转动杆,所述处理筒体底部安装有电控阀门,该一体化河道底泥处理设备便于对河道底泥进行处理,提高处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体化河道底泥处理设备,属于河道治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的发布,在全国范围内黑臭水体的治理已经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尤其是近年来影响比较大的海口、福州等地区,在治理过程中,清淤疏浚出来的河道底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水域的污染底泥数量相当大,且持续不断地产生,如不清理,将逐渐蔓延整个河道水域,可以预计,未来若干年河湖及近海水域综合整治及水环境工程中将会产生大量的疏浚底泥已成为难以回避的现实,由于疏浚出来的河湖底泥含水率高、强度低,有时还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其合理的处理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随着城市工业和居民水平的提高,河流、渠道、管道、湖泊、水库以及近海等水域内汇入的污水量逐年增加,这些污水中携带有许多重金属、有机物、N、 P等污染物,在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作用下,一部分污染物沉积到河湖底泥中,造成底泥污染,当采用传统方法对这些疏浚出来的河道底泥进行处理时,底泥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如何快速有效的杀死,以及河道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如何得到控制,越来越受到重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一体化河道底泥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体化河道底泥处理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对称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滑轨,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有置放槽体,所述置放槽体内设有填料层,所述置放槽体上方设有处理筒体,所述处理筒体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漏斗,且所述进料漏斗连通处理筒体内腔,所述进料漏斗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穿过进料漏斗伸入处理筒体内腔,所述处理筒体内的转动杆上设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下方设有螺旋叶片,且所述螺旋叶片固定连接转动杆,所述处理筒体底部安装有电控阀门,且所述电控阀门设于置放槽体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底部四个拐角的位置设有移动轮,且所述移动轮上安装有脚刹。
进一步的,所述置放槽体内壁设有置放平台,且所述填料层设于置放平台上。
进一步的,所述填料层包括隔网框架与填充物,所述填充物设于隔网框架内,所述填充物至少由陶粒、煤渣、火山岩、活性炭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混合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置放槽体一侧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排水口,且所述排水口设于填料层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筒体外侧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通过支撑腿固定连接底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处理筒体、驱动电机、转动杆、搅拌叶片、螺旋叶片等结构,将河道底泥导入处理筒体内,启动驱动电机,使转动杆带动搅拌叶片与螺旋叶片转动,依次向处理筒体内加入灭活药剂与辅助剂,并使其与河道底泥充分反应,灭活药剂杀死河道底泥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辅助剂与灭活后的底泥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底泥混合物,辅助剂用于调节碳氮比,促进微生物生长,并增大底泥间隙,有助于水的引流;
2、通过设置置放槽体与填料层,将混合后的底泥混合物注入置放槽体,通过滑轨将置放槽体滑出,放在阳光下静置数天,底泥混合物中的泥水和重金属杂质由于重力向下渗入到填料层,填料层吸附底泥混合物中的重金属杂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建邦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建邦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669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床底架的安装机构
- 下一篇:一种可循环再用的新型日常防护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