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ESC的转向提示音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66953.5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22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闵棋;张鹍;李江;陈青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5/00 | 分类号: | B60Q5/00;B60Q1/34;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esc 转向 提示 音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ESC的转向提示音控制装置,其由蓄电池、点火锁开关、电源控制模块、危险警示灯开关、转向灯开关、昼间模式开关、夜间模式开关、车速传感器、ESC控制器、角度传感器、远程终端模块、仪表控制模块、音频处理模块以及扬声器组成。本实用新型将低速提示功能、右转弯提示音昼夜模式自动切换功能和手动切换功能集成在一起。同时通过客车ESC功能中的角度传感器,将方向盘转动角度通过CAN线传输给ESC控制器,再由ESC控制器通过CAN线将转角信息传输至仪表控制装置。通过方向盘转动角度对客车转向状态进行判断,从而在右转向灯关闭状态下实现右转向提示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ESC的转向提示音控制装置,其属于动力汽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方案中,涉及的提示音控制方式大多为独立控制,对于低速提示音和转弯提示音需要不同的控制装置和发声装置,整体方案较为复杂。GB/T 38694《车辆右转弯提示音要求及试验方法》中要求:提示音应有昼间和夜间两种工作模式,两种工作模式的转换可以采用手动方式或自动识别方式实现。对于该两种工作模式,目前缺乏相应的集成方案。并且现有技术中,缺乏对于车辆变道或转弯状态的识别方式,以及在司机忘记打开转向灯时,缺乏有效的装置来实现右转提示音功能。
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ESC的转向提示音控制装置,其将低速提示功能、右转弯提示音昼夜模式自动切换功能和手动切换功能集成在一起。同时通过客车ESC功能中的角度传感器,将方向盘转动角度通过CAN线传输给ESC控制器,再由ESC控制器通过CAN线将转角信息传输至仪表控制装置。通过方向盘转动角度对客车转向状态进行判断,从而在右转向灯关闭状态下实现右转向提示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ESC的转向提示音控制装置,由蓄电池、点火锁开关、电源控制模块、危险警示灯开关、转向灯开关、昼间模式开关、夜间模式开关、车速传感器、ESC控制器、角度传感器、远程终端模块、仪表控制模块、音频处理模块以及扬声器组成;
所述电源控制模块连接蓄电池的正负极,中间串联点火锁开关,为仪表控制模块供电;所述危险警示灯开关、转向灯开关、昼间模式开关、夜间模式开关连接至仪表控制模块,传递通断信号;所述车速传感器通过CAN线将车速信号传递给仪表控制模块;所述角度传感器与ESC控制器以及ESC控制器与仪表控制模块分别通过CAN线连接,将方向盘转角信号传递至仪表控制模块;所述远程终端模块将时间信号和位置信号传递至仪表控制模块;由仪表控制模块对接收的各个开关信号、车速信号、转角信号、时间信号和位置信号进行综合逻辑处理,并控制音频处理模块执行相应的操作,由音频处理模块控制扬声器分别进入低速提示模式、右转弯提示昼间模式和右转弯提示夜间模式。
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ESC的转向提示音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点火锁开关ON档接通,危险警示灯开关断开时,判断右转向灯是否接通;
步骤二:若右转向灯开关断开,则仪表控制模块首先判断方向盘转角信号,若右转角度小于等于75°,则判定为非右转状态,此时继续判断车速信号,若车速小于20Km/h,控制模块执行低速提示功能;
步骤三:若右转向灯开关断开,仪表控制模块判断方向盘右转转角大于75°,则判定此时车辆为右转状态,此时继续判断车速信号,若车速小于等于40Km/h,进入右转提示音昼间模式和夜间模式的判断;
步骤四:若右转向灯开关接通,仪表控制模块判断车速信号,若车速小于等于40Km/h,进入右转提示音昼间模式和夜间模式的判断;
步骤五:右转提示音昼间模式和夜间模式的判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669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恒力弹簧缠绕的高压电缆中间接头
- 下一篇:光学检测系统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