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库自动控制照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67188.9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63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邹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汇强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7/115 | 分类号: | H05B47/1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库 自动控制 照明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库自动控制照明系统,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对称分布的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通过顶板固定连接,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照明灯,所述顶板一侧的底部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一热敏探测模块和第二热敏探测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设置于第一导向板底部的压力传感器可以监测到车辆进入承载板的表面,此时单片机接受到信号便可以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使继电器控制照明灯亮起;而当车主由第一热敏探测模块经过第二热敏探测模块的时候会将信号传输至单片机并使单片机控制继电器打开照明灯亮起,这样的设置可以利用压力和光敏控制照明灯亮起或者关闭,使照明灯不会长时间亮起而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库自动控制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立体车库是用来最大量存取储放车辆的机械或机械设备系统。针对专业车场管理公司提高停车场容量、提高收益、增加停车费收入的有效工具。最早的立体车库建于1918年,位于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市华盛顿西大街215号的一家宾馆(Hotel La Salle)的停车库。
车库通常是设置于地下楼层,而在地下楼层的车库通常需要配备相应的照明设备,而过道的照明设备可以经常亮起,而车库内部的照明设备通常是声控的照明设备,但是通常车辆在车库内部行驶的时候因为安全性的原因,会经常想起喇叭,而喇叭的想起会启动声控照明设备亮起,而长时间的亮起会造成电量的浪费,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车库自动控制照明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库自动控制照明系统,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库自动控制照明系统,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对称分布的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通过顶板固定连接,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照明灯,所述顶板一侧的底部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一热敏探测模块和第二热敏探测模块,所述立柱的一侧设置有单片机,所述承载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由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放置槽和压力传感器组成,所述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于承载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导向板顶部的一侧与承载板一侧的顶部相接触,所述第二导向板的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壁的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顶部接收端与第一导向板的底部相接触;
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与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接收第一导向板顶部所产生的压力,并将压力转换为电信号传输至单片机的内部,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与第一热敏探测模块和第二热敏探测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热敏探测模块和第二热敏探测模块用于探测经过其底部的物体,并将接受到的热源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输至单片机的内部,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通过继电器与照明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立柱、顶板、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的制造材料均为刚性材料。
优选的,所述单片机选取为51单片机。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顶部向前延伸,并延伸至立柱的一侧,所述第一热敏探测模块和第二热敏探测模块设置为顶板延伸部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设置于第一导向板底部的压力传感器可以监测到车辆进入承载板的表面,此时单片机接受到信号便可以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使继电器控制照明灯亮起;
(2)而当车主由第一热敏探测模块经过第二热敏探测模块的时候会将信号传输至单片机并使单片机控制继电器打开照明灯亮起,这样的设置可以利用压力和光敏控制照明灯亮起或者关闭,使照明灯不会长时间亮起而造成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A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汇强起重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汇强起重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671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