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电流软包电池探针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67652.4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49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冬;刘仁静;徐铁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永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67 | 分类号: | G01R1/067;H01M10/052;H01M10/058;H01M6/00;H01M6/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指南针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68 | 代理人: | 严明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流 电池 探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电流软包电池探针,包括基座、电流片和电压片,所述电流片和电压片固定安装在基座正面的限位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片的极耳接触端及电压片的极耳接触端与电池极耳表面在初始接触时均呈线性接触。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电流片及电压片的极耳接触端结构改进,使极耳接触端端面与电池极耳表面的初始状态面接触改为初始状态线性接触,从而在对探针施压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划破极耳氧化层,降低了面面接触时因表面粗糙等不确定因素造成的触点少的概率,工作时具有低电阻性和高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探针夹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锂电池电性能检测的大电流软包电池探针。
背景技术
随着锂电池能密度的不断提高,对于软包电池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软包电池的电流值也日益增加,软包电池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必要的化成、分容、 OCV、DCIR工序,这些工序就必须使用到软包电池探针。
现有技术中探针大多为冲压制造、再进行电镀工艺制程,以往探针都是冲压90°折弯(如图8所示),工作时通过探针与电池极耳5表面接触对探针施压从而产生形变划破极耳氧化层。现有技术中探针表面初始状态与极耳为面接触,但是实际情况任何制造都存在制造表面的粗糙、形变、毛刺等不可避免现象,往往都会微观点接触,在相同压力条件下,由于很多不确定的点接触,造成使用过程中的不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稳定性好的大电流软包探针。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电流软包电池探针,包括基座、电流片和电压片,所述电流片和电压片固定安装在基座正面的限位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片的极耳接触端及电压片的极耳接触端与电池极耳表面在初始接触时均呈线性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电流片的弯折部及电压片的弯折部均为直角结构,其极耳接触端均为尖角。
进一步地,所述电流片的弯折部及电压片的弯折部为钝角或锐角;优选为电流片的弯折部及电压片的弯折部的折弯角度α为60°。
进一步地,所述电流片和电压片均设有若干片,若干片电流片及若干片电压片均依次贴接,且各自的极耳接触端之间设有间隙,贴接后的电流片及贴接后的电压片并排排列,且电流片与电压片之间设有间隙,从外向内,若干片电流片的极耳接触端及若干片电压片的极耳接触端均呈依次缩进状态,其中,电压片与电流片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电流片设有若干片,若干片电流片依次贴接,所述电压片设于贴接后的电流片的外侧,且电流片与电压片之间设有绝缘片,相邻电流片的极耳接触端之间以及电流片极耳接触端与电压片极耳接触端之间均设有间隙,从最外侧电压片的极耳接触端到最内侧的电流片的极耳接触端呈依次缩进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电流片及电压片的极耳接触端结构改进,使极耳接触端端面与电池极耳表面的初始状态面接触改为初始状态线性接触,从而在对探针施压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划破极耳氧化层,降低了面面接触时因表面粗糙等不确定因素造成的触点少的概率,工作时具有低电阻性和高稳定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探针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探针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3为图1中A部位的放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探针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永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永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676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